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锌”相关记录264条 . 查询时间(0.144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1/8/20251815405864.jp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构建单层疏水碳点的动态界面以提高锌负极可逆性(图)
界面 电解液 反应 动力学
2025/1/8
2025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使用痕量碳点在锌负极/电解液界面处构建动态的疏水单层,以调控锌负极的双电层结构,从而改变锌沉积/溶解反应动力学,并抑制了水腐蚀,进而提高了锌负极的可逆性。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1/11/2024111110017383.png)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与国家“双碳”战略的提出,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这些能源的波动性与周期性使得大规模电网储能系统在其并网运行的“削峰填谷”中变得至关重要。由于锌金属的高理论比容量(820 mA h g-1、5855 mA h cm-3)和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0.76 V vs. SHE),可充电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较低的成...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8/13/2024813144835543.jpg)
基于水系电解液的低温锌金属电池(LT-ZIBs)因其丰富的天然锌资源和低廉的成本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合理设计正极材料,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和普鲁士蓝,可获得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锌金属电池。然而,在低温环境下,电极/电解液界面处大的去溶剂化能垒及缓慢的扩散动力学导致其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远不能令人满意。基于此,结合合作团队前期在电子结构调控界面层,降低势垒提升载流子传输动力学,增强金属二次电池...
姜汉卿团队开发具有超高稳定性的锌金属负极用于锌金属电池(图)
姜汉卿团队 锌金属 电池
2023/10/18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被认为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电网等领域应用的理想选择。但是,锂离子电池通常需要使用高挥发性与易燃性的有机系电解质,在短路、过热或过充等恶劣条件下,电解质分解引发内部链式反应,造成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打击消费者信心。相较之下,锌金属电池采用安全性较高的水系电解质,同时具备成本低廉、理论容量密度高(820 mAh 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8/22/202382294841308.jp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表可充电碱性锌基电池负极的综述文章(图)
碱性锌基 电池负极 催化新材料
2023/8/22
2023年8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副研究员团队发表了关于可充电碱性锌基电池负极的综述文章,系统分析了碱性电解液体系锌负极面临的问题,总结和评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前景。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9/20232921483656.p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集成出30 kW级锌溴液流电池电堆(图)
锌溴液流电池 电解液 电池电堆
2023/2/9
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和袁治章研究员团队突破了高能量密度锌溴液流电池关键技术,成功集成出30 kW级的锌溴液流电池电堆。电堆面容量可达到140 mAh cm-2,电堆实测放电电量可达31.6 kWh。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1/8/2023189555172.jp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揭示锌物种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中的作用(图)
大连化物所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2023/1/8
2022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剑、副研究员俞佳枫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教授Grunwaldt合作,利用双喷嘴火焰喷射裂解法(DFSP)对经典的铜-锌-锆三元催化材料结构进行精细调控,通过多种原位表征手段揭示了氧化锌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体系下的结构敏感性。此外,合作团队还利用锌锆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制备了原子级分散的氧化锌,证明了其是提高铜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关键...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1/12/2023112152443432.jp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院揭示锌物种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中的作用(图)
锌物种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2023/1/12
2022年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院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DNL1905组)孙剑研究员、俞佳枫副研究员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Grunwaldt教授合作,利用双喷嘴火焰喷射裂解法(DFSP)对经典的铜—锌—锆三元催化材料结构进行精细调控,通过多种原位表征手段揭示了氧化锌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体系下的结构敏感性。此外,合作团队还利用锌锆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制备了原子级分散...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10/11/2022101114103580.jpg)
2022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副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离子交换诱导相变方法,制备了具有超大层间距及高稳定性的针钒钙石ZnV6O16·8H2O(ZVO)新材料,并将其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期循环稳定性。
硫化铟锌的改性合成及光催化特性
ZnIn2S4 光催化 产氢 降解
202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