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体测量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61条 . 查询时间(3.177 秒)
云南天文台在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拼接主镜精共焦技术方面获得进展(图)
太阳望远镜 光学 测量系统
2024/4/20
2024年4月19日,云南天文台天文技术实验室针对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Chinese Giant Solar Telescope,CGST)拼接主镜精共焦调整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定标的精共焦调整方法,利用该方法在CGST的拼接样机上实现了精度高于±15的子镜精共焦调整,极大的简化了后续子镜共相调整的实施方案。该研究成果以“Research on fine co-focus adjustment...
NASA好奇号在火星上“看”云,约80公里高
NASA 好奇号 火星云
2022/2/23
NASA“好奇”号在火星上看云。“好奇”号火星车团队2022年2月18日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火星车拍摄到的夏普山探测点上空飘浮的云层图像,以测量云飘动的速度。“好奇”号火星车团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些数字增强图像来自火星车的一个导航相机。火星上这些飘动的云大约有80公里高,这个高度意味着它们是由干冰组成的。
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测量平差试题。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4人入选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 2018年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名单
2018/12/13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授 爱思唯尔 2017年 中国高被引 学者榜单 物理学 天文学 理学
2018/1/27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武汉大学24门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图)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武汉大学 24门 全国第二 哲学 医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2018/2/2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第十四届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第十四届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学术年会
2017/4/25
为进一步推进深空探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总结深空探测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探讨深空探测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及国际合作新途径,为我国深空探测工程任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2017年10月中旬在电子科技大学召开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年会将以“深空探测与航天强国”为主题,以大会特邀报告和分会场专题学术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会议将特邀深空探测领域专家学者就...
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李孝辉研究员(图)
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 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 李孝辉 时间频率信号的精密测量技术 原子钟控制技术
2017/3/15
李孝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研究室主任。陕西省青联委员,国际天文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时间频率信号的精密测量技术、原子钟控制技术、卫星导航及其差分方法、卫星导航设备时延精密校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1)提出了虚拟星载原子钟的间接实现方法,突破了类GPS工作方式的限制,为转发式导航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频率实时预偏测速的工程实现方法,实...
卢晓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导航与通信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卫星导航与时间同步。主要从事卫星导航系统中发射时间同步方法、信号体制设计、信息处理方法、信号质量监测评估、GNSS兼容与互操作及星间自主时间同步与信息交换技术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973 、863、中科院知识创新、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课题。
吴海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中国天文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测绘学会理事。中国天文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主任,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秘书长。提出了罗兰C自主授时的设想,并进行了具体研究和设计,研究成果在我国BPL长波授时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中得到应用。曾主持完成的课题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973 课题、院...
张首刚,男,1966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量子频标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学者,863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天文学会时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天文学会时间专业委员会组织员,全国时间频率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高级会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客座教授,四川天奥星华...
2016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自主研制的“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在中国南极中山站安装完毕并正式投入使用。该套系统具有耐低温、自动除雪除霜等适应南极气候的性能,完全实现无人值守运行。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将首次对中山站的云量、晴天数和天光背景进行观测研究。目前,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的南极中山站全天图像已面向公众开放。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泰70公分全自动望远镜在丽江建成(图)
中泰70公分;自动望远镜
2021/11/16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和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联合共建的中泰70公分全自动望远镜近期建成(如图一所示),并投入使用。该望远镜位于云南天文台丽江高美古观测站园区内,主要的科学目标是发挥丽江观测站良好的大气观测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对南天区变源进行长期监测。研究其形成、活动、爆发与演化进程,并以变源天体为探针系统搜寻恒星系统中的黑洞和褐矮星等特殊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