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醛”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2024年6月18日,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阮志雄教授、胡新伟副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peptide aldehydes via C‒N bond cleavage of cyclic ami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多肽电化学修饰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为获得...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鉴定肉桂醛型阴香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
肉桂醛型阴香 SNP 分子标记 鉴定引物
2024/5/20
2020年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课题组题为“Loss of hepatic aldolase B activates Akt and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by destabilizing the Aldob/Akt/PP2A protein complex”的最新研究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玲研究员JACS中发文:环氧环己醇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新策略——由高度还原型聚酮合酶途径合成水杨醛类芳香中间体(图)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刘玲 研究员J 环氧环己醇类 天然产物 生物合成 高度还原型 聚酮合酶 水杨醛类 芳香中间体
2020/2/10
真菌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 PKSs)是一类高度程序化的迭代型I型聚酮合酶,通过一组功能结构域的迭代和交替使用,可以精确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聚酮产物,如降胆固醇药物洛伐他汀等。依据所合成聚酮产物骨架结构的还原程度,真菌PKSs被分为三大类,即高度还原型聚酮合酶(highly reducing PKSs, HRPKSs)、部分还原型聚酮合酶(partially reduc...
甲基乙二醛:植物中一种新的信号分子
甲基乙二醛 乙二醛酶系统 信号分子 耐逆性
2018/11/21
由于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 MG)会破坏蛋白质、DNA、RNA和生物膜, 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细胞毒害剂。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 低浓度的MG是一种信号分子, 参与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及胁迫耐性的获得。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植物体内MG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环境刺激引发的MG信号, 以及与MG有关的植物耐逆性(包括耐盐性、耐旱性、重金属胁迫耐性、耐热性和...
2015年9月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组在Nature Method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Bisulfite-free, base-resolution analysis of 5-formylcytosine at the genome scale”的研究论文(DOI: 10.1038/nmeth.3569)。文章报道了一种通过化学标记和富集手段,首次实现了免亚硫酸氢盐处理(bisul...
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大米蛋白 丙二醛 蛋白质氧化 功能性质
2016/6/28
以新收获籼米为原料制备大米蛋白,采用不同浓度丙二醛氧化大米蛋白,研究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二醛浓度的增加,氧化大米蛋白的羰基和二硫键含量增加,游离巯基含量下降,表明大米蛋白发生了氧化。当丙二醛浓度从0增加到100 mmol/L时,氧化大米蛋白溶解性从28.88%降低至12.20%,持水性从353.67%降低至132.33%,持油性从89.40%上升至189.40%,起...
采用8 mg/mL原花青素交联脱细胞猪主动脉心脏瓣膜4 h后,再经1.25 mg/mL戊二醛交联44 h.生物相容性检测结果显示,共交联瓣膜组细胞粘附率较戊二醛单独交联提高59%((78.75±8.7)%~(19.75±3.27)%)、无明显溶血现象((0.75±0.36)%)、血小板粘附量较戊二醛单独交联显著减少((193±15.5)个 vs (292.6±24.93)个)、免疫原性低((4...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已经被证明是构建复杂手性分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易于操作等优点。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烯醛参与的不对称串联反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展出了许多可高效构建具有多手性中心和多官能团复杂结构化合物的方法。与之相比,有机小分子催化炔醛参与不对称串联反应的研究进展却十分缓慢,其根源在于炔醛分子中的C-C三键具有很大的化学和立体选择性操控难度。
吡哆醛激酶基因在家蚕体内的时空表达特征
家蚕 吡哆醛激酶 表达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Western blot
2011/12/29
【目的】了解家蚕Bombyx mori维生素B6关键代谢酶吡哆醛激酶(pyridoxal kinase, PLK)在家蚕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方法】原核表达家蚕重组PLK, 获得目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 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PLK在家蚕不同发育时期、 5龄第3天幼虫不同组织及5龄不同日龄幼虫表皮、 头部和马氏管中的表达进行分析; 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PLK基因在家蚕不同...
为获得抗旱和耐盐性提高的甘蓝植株,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菠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BADH) 基因导入甘蓝品系03079 , 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影响转化效率的参数, 建立了甘蓝高效转化体系, 即以侵染液为AA 液体培养基、乙酰丁香酮200μmol L- 1 、侵染时间20 min、共培养天数2 d 为最佳转化参数, 在该条件下转化率可达...
药用植物盆架树中的缩醛
盆架树 夹竹桃科 丁基糖甙 缩醛
2009/5/25
夹竹桃科药用植物盆架树( Winchia calophylla) 茎皮的乙醇提取物, 经石油醚脱脂后用盐酸和氨水处理, 再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出6 个化合物, 其中3 个为新成分, 分别命名为盆架丁基缩醛、异盆架丁基缩醛和盆架乙基缩醛; 另3 个已知化合物依次为丁基-β-D-呋喃葡萄糖甙、丁基-β-D-吡喃葡萄糖甙和丁基-α-D-吡喃葡萄糖甙。他们可能是人工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