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学 系统”相关记录774条 . 查询时间(0.968 秒)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所在高原鼠兔干扰对草地植物群落系统发育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植物群落 系统 发育
2024/11/14
群落构建研究可以阐明群落内物种间竞争与共存的平衡维持机制,生态位理论和中性选择理论分别从环境资源适应和种间竞争排斥、遗传漂变和扩散限制两个角度试图揭示多物种共存的机制。由于植物群落同时受到土壤环境自下而上的和食草动物自上而下的调控,其构建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型食草动物通过选择性取食、踩踏和排泄等行为,发挥“生境过滤器”作用,增加同一生境中共存物种功能性状的相似性,使系统发育结构趋于聚集。以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赵瑞琳团队在马勃科系统演化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赵瑞琳 系统 演化 分类
2024/11/6
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赵瑞琳团队在马勃科Lycoperdaceae分类系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Mycosphere上。马勃科是一类广泛分布的腐生真菌,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其科内多个属存在多系问题、缺乏较可靠的属级界定特征,而且长期以来采用的分类体系主要根据采自欧洲和北美的标本,缺乏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样本,导致代表性不足,因此仍有不少分类学问题需要厘清...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利用薯蓣属植物分析繁育系统演变的遗传效应(图)
植物 分析 繁育系统 遗传
2024/11/13
繁育系统是高等真核生物最重要的生活史特征之一,对有效种群大小、分子进化速率和遗传突变积累等群体遗传参数具有深刻影响。有性繁殖向无性繁殖的转变将对基因组进化产生多重影响。相对于有性生殖物种而言,长期依赖无性繁殖的物种可能伴随着遗传负荷上升、环境适应力下降,并最终导致种群萎缩和灭绝风险上升等后果。尽管上述理论预期在不同层面上有过试验验证,现有的结果依然无法充分解析无性生殖方式在物种间的影响差异,尤其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在鳞毛蕨科的系统重建与分类修订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生态系统 植物 基因
2024/9/15
蕨类植物是现存维管植物中除被子植物以外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的类群,其种数大约是裸子植物和石松类植物总数的5倍。虽然被子植物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蕨类植物仍是陆地植物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被子植物在白垩纪的崛起,其他陆地植物逐渐式微,蕨类植物却在被子植物为主的森林中演化出适应多样化环境的形态和物种多样性。在目前被广为接受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PPG I,2016,J. Syst. Ev...
学者系统总结植物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的进展与挑战(图)
单细胞 质谱成像技术 植物杂志
2024/8/2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研究员晏石娟团队与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教授Alisdair R. Fernie合作,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系统总结了植物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的进展与挑战。相关Perspective文章近日发表于《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檬果樟属的系统分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檬果樟属 系统分类 TAXON
2024/8/31
地化所系统揭示了喀斯特湖库生产力中的碳限制与碳施肥效应(图)
生态系统 水生 植物群落 结构
2024/8/14
氮(N)和磷(P)长期以来被视为全球大多数湖泊、水库和沿海生态系统富营养化过程的主要限制性元素,其生态意义深远。然而,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广泛研究,富营养化科学中的一些核心问题仍未得到充分解答。在此背景下,碳(C)限制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看似已解决的问题值得被重新审视。新的证据逐渐表明,在喀斯特湖库系统中,C组分的可用性能引发显著的生态学反馈。这一发现为经典的“N+P限制模式”提供了重要...
武汉植物园揭示先锋树种驱动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形成机制(图)
生态系统 土壤 群落
2024/8/14
先锋树种是在裸地或无林地上首先出现并能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树种。作为适应性强、耐逆性强的先驱者,先锋树种具有稳定土壤、防控侵蚀、改善生境、提升肥力等作用。因此,先锋树种能为后续生物群落的定居和发展创造条件,在生态系统恢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先锋树种驱动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形成机制能为生态修复提供指导。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特有樟科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图)
植物 系统分类 发育
2024/8/16
樟科植物是重要的基部被子植物类群,广泛分布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的特有性中心几乎全部位于热带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南部与东南部、广西西部、海南和台湾。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植物根系动态监测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专利 植物根系 动态监测
2024/6/24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忠教授团队在隐藻光合作用光系统PSII–LHCII的结构、功能与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张玉忠 隐藻 光合作用 光系统 PSII–LHCII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9/2
武汉植物园在兔儿风属系统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
系统学 分类学 演化历程
2024/6/13
分类学,生命科学的基石,致力于精确界定物种边界,赋予生物科学命名,构建反映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自然分类系统,以增进我们对生命演化历程的认知,推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在这一领域,分类学者需对生物个体的形态性状进行精密观察,掌握其变异规律,洞察其演化模式,以甄别出“好”的分类性状开展分类工作。然而,很多形态性状复杂多变,并且存在趋同演化和平行演化现象,为物种划分和构建自然分类系统带来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