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MAH”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19 秒)
采用混沌混炼单螺杆挤出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PLA-g-MAH),进而制备PLA/滑石粉(5%,10%和20%,质量分数)和PLA/滑石粉(20%)/PLA-g-MAH(5%和10%)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样品中滑石粉的分散状态良好,滑石粉含量高达20%时未发生团聚.20%滑石粉和10% PLA-g-MAH使复合材料中PLA的α晶含量明显增加,结晶度提高至31.6%.在175℃下,PLA样品的熔...
EOC-g-MAH共混增韧SGF/PP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泡沫复合材料 增韧 界面结合
2009/11/25
采用型内二次发泡工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EOC-g-MAH)共混增韧短玻璃纤维(SGF)/聚丙烯(PP)泡沫复合材料,考察了EOC-g-MAH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泡孔形貌、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OC-g-MAH的引入改善了泡沫体的发泡效果,平均孔径减小约35%,泡孔密度提高近4倍且分布均匀。SGF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得到显著增强,且EOC-g-MAH在SGF表面形成了...
提供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交联的一种方法.以二甲苯为溶剂,溶液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EPDM,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碳酸钙(CaCO3),与已接枝的马来酸酐(MAH)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滴加丙酮作为沉淀剂,沉淀物真空干燥,制得EPDM-g-MAH/CaCO3弹性体复合材料.溶解、溶胀及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样品已形成有效的交联,且材料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模量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文章摘要:
针对具有网状结构的PPO/SEBS--g--MAH共混合金冲击断面的形貌和微观形变过程,提出了“瞬间原位大取向”增韧模型. 该模型认为, 超韧PPO/SEBS--g--MAH的冲击断裂首先是弹性体周围产生微穴, 微穴诱发基体产生剪切带, 基体在剪切屈服过程中被网状的弹性体携带共同发生大的取向行为, 形成取向分子束, 从而吸收大量能量, 达到超韧水...
PPO/SEBS--g--MAH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和微观形变过程
PPO/SEBS--g—MAH 网状结构 冲击断面
2007/10/26
文章摘要: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PO/SEBS和PPO/SEBS--g--MAH共混物的常温缺口冲击断面,发现PPO/SEBS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上有大量韧窝; PPO/SEBS--g--MAH共混体系则呈现中心为棒, 四周为环的冲击断面形貌. 对PPO/SEBS--g--MAH冲击断面的应力发白区的SEM观察结果表明在冲击断面下方, 合金发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