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控制科学与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记录1556条 . 查询时间(2.234 秒)
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是广东科技学院重点建设的工科学院之一。学院坚持立足东莞,面向大湾区,围绕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设置专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目前开设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12 个本科专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2802、52078126)等资助下,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与冯攀教授团队在混凝土结构-储能一体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锌阳极与水泥的结合:开拓可规模化的能量存储新路径(Integration of zinc anode and cement: unlocking scalable energy storage)”为题,于2024年9月4日发表在《国家...
徐丰羽,男,工学博士,教授。2002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2年东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2012年6月起进入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作;2016年5月获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计划资助,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访...
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博士21人,硕士36人;教授10人,副高职称16人,企业兼职教授和副教授12人,在校学生1642人。拥有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及以开放实验室为主构成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心,实验室面积5100余平方米,拥有40余间实验室,17间多媒体教室,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00余万元。现有工学类校内外...
牛子杰,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85年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人工智能分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农业信息快速感知技术与装备、智能农机装备设计、遥感监测技术与装备、压电作动器设计、超声电机设计等方面的研究,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Biosystems Engineering等行业T...
徐劲力,男,工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包装工程专业工作组委员。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设计、制造、汽车故障诊断与振动特性等方向的研究。近年...
段铁群,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理论、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产品设计与研发等。
常周林,副教授,暨南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在企业任职电子电气工程师、资深IC设计工程师、产品设计主管等职位,目前任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教学中主要承担本科生专业课程有《嵌入式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拖动基础》、《EDA技术及应用》、《电路分析基础》、《DSP原理及应用》、《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教学任务及课程实训工作。
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是提供高精度、高速率光学探测与传感的主要解决方案。在激光雷达系统中,对空间有效扫描的激光光源是实现雷达探测传感功能的核心。实现光束扫描的技术方案分为无源光束扫描与有源光束扫描。无源光束扫描包含半固态式的微机电(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激光雷达,其通过机械转动实现空间光...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是在原樟树农业学校工科专业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1940年到现在,已有79年的办学基础和办学经验,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是在原樟树农业学校工科专业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1940年到现在,已有79年的办学基础和办学经验,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富士康模具工程师班)、数控技术(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和专业方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293521、12361161667)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欧欣研究员团队与厦门大学陈焕阳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一种将两层铌酸锂以特定扭转角度键合在一起的新型声学谐振器结构,并报告了声学谐振器的压电“魔角”效应,实现了高达85.5%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相关成果以“扭转压电:魔角扭转双层LiNbO3中的巨大机电耦合(Twist piezoele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