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农业生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业生态学相关记录507条 . 查询时间(1.21 秒)
据“昌平三农”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为深入贯彻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团队到生态农场开展专题调研。经实地勘察、技术评估、座谈交流等,全市共选定6家生态农场作为首批生态技术试点单位,开展“自制生物菌剂试点”项目,并向农场无偿提供设备支持。昌平区鑫逸、天润园、万德园、圣泉等4家生态农场入选。
用数十年的时间,观测土壤的变化,用天空地联合技术,记录农田的演变……在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观测是了解农业生产形态变迁、进行土壤改良、低碳转型、病虫害监测、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事业的基础工作之一。
目前已完成小麦、玉米、水稻、苹果、柑橘、花生、蔬菜、甘蔗等农产品的碳足迹因子数据集。
2025年3月25日下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林草局陕西西安城市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王俊教授来园交流并作题为《绿肥填闲种植系统:过程、机理与调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翠华园区举一楼会议室举行,近40名科研人员参加,召集人周莎博士主持报告会。
为进一步提升学会的综合能力,用生态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将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来自广东省生态学会、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生态学学会的农村科技特派员近期在多地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谭支良,副所长谢永宏调研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主任王青锋、副主任黄伟、纪委书记贺锋,国际合作与教育处及科研处负责人参加调研。调研交流会由黄伟主持。
2024年11月21日,植保所农业生物安全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在国际顶级生态学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中科院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区TOP,IF=10.8)发表题为“A Proposed Coupling Framework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Quantifying the Management Pr...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通过收集、分析和挖掘棉田土壤一氧化二氮(N2O)排放数据,首次明确了全球棉田土壤N2O排放强度及控制因素,并对其相应减排措施进行了评价。相关研究成果以“A global synthesis of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across cotton-planted soils”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可持续生产...
为积极推进江西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8月28-29日,江西省生态学会联合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和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在抚州市南丰县和广昌县开展2024年江西省生态文明宣传月活动,举办了“提高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打造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赣鄱生态科普大讲堂活动。科技人员深入龟鳖特种水产养殖企业和农户中,调研产业发展状况,宣讲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支撑国家粮食增产重大工程,拥有耕地面积约5.6亿亩,玉米、水稻和大豆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1%、19%和56%,商品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东北黑土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分布有大量森林、草地和湿地,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
农学院第三期“稼穑论坛”于2024年7月29日成功举行。本期论坛邀请了苏格兰农学院作物与土壤学系Bob Rees教授和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巨晓棠教授等2位国际知名专家来校开展学术报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团队研究发现长期种植绿肥可缓解土壤微生物磷限制,从而促进土壤碳固存。相关成果发表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上。
为加强数字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领域经验分享与人才培养,助力东盟区域数字农业提升与乡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东盟数字农业农村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2024年7月16日上午,中国生态学学会与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联合,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了东盟国家数字农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专题科普报告。来自东盟8个国家农业与信息部门的20位官员及技术主管参加了活动。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气候变化导致世界范围冬小麦主产区变得更加干旱,每年有超过50%的小麦种植面积受到干旱影响。抗旱作物品种的选育是应对干旱对作物生产影响的重要措施。提升作物抗旱性不仅需要维持作物在有限供水下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更需要提升其收获籽粒产量的能力。但针对大量遗传育种材料和品种,获取不同供水条件下的籽粒产量需要的周期长、投入大,并受到...
为助力生态农业发展,共促乡村振兴事业,广东“高校+学会”农村科技特派员近日到阳江新洲和清远连州地区开展系列下乡服务活动。在阳江新洲,农村科技特派员走进田头查看“挂瓶”的辣椒和冬瓜的种植情况,并与农户进行交流。农户纷纷表示,挂上了“丰收瓶”的作物长势喜人,即将迎来大规模采收。他们还检查了高接换种荔枝的接穗成活率,并就荔枝害虫防治问题与种植户进行交流,确保荔枝品种改良成效。在清远连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