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知识要闻 张衡研究”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4.047 秒)
张衡博物馆全部实行网络实名预约方式,您可支付宝搜索“老家河南”或“河南文旅通”小程序,搜索张衡博物馆,点击“预约窗ロ”,即可分时段预约参观,网络未预约者,也可现场扫码预约。对于无智能手机且无法由他人代为预约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可出示身份证或机动车驾驶证登记后入馆。
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就有关中国和联合国机构关系这一话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日前接受新华社等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自从中国加入这一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以来,该组织见证了中国对世界科技创新的重大贡献。
人民网|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预赛在邕举行(图)
第五届 “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 预赛
2022/3/16
2021年4月22日,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预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1名选手参加比赛,比赛在提高科普讲解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更广泛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等应急避险技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加入到防灾减灾事业中来。
中青报|零距离跨越千年的科研“接力”——1秒摸清地震“脾气”(图)
地震 人工智能 震源机制参数
2022/3/16
地震是破坏力较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决心。公元132年(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观测仪器——候风地动仪,开启了人类利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时针飞速拨转,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地震科学带来新的曙光和可能。
科技日报|天上有北斗 地下有“明灯”
地震信号 气枪探测 张衡一号 地震危险区预测
2022/3/16
近年来,科学家们探索出不少新的方式方法,用于探寻地球内部的秘密。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颙是主动源探测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之一。从1995年开始,陈颙带领团队开展人工震源的探索,先后尝试了电火花、化学爆破、重载列车、电落锤、人工震源车等多种震源,但效果均不理想。最后他们发现在水中激发的气枪震源具有信号重复性高、绿色环保、低成本、安全高效等优点,决定将气枪震源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地震监测工作。这是世界上首...
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坭兴陶张衡地动仪(图)
坭兴泥 坭兴陶 地动仪
2022/3/16
作品采用坭兴泥作原料,运用坭兴工艺制作,雕塑八龙各朝一方,含珠倒立,当感知震动,龙珠便会掉入蛙口中。该作品是古人张衡科学智慧的体现。作品工艺精湛,别具传统艺术文化特色。
争论张衡地动仪时,我们该争什么
张衡 地动仪 古代科学 现代科学
2021/11/16
近日,一则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随后,人教社回应,称地动仪相关内容确实从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材上撤下,原因是改编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教材中专门讲述了张衡和他发明的地动仪,指出其对科技的重大贡献,同时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技,“要像张衡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人”。
2018年4月20日从中国地震局了解到,5月12日至14日将在成都展示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初步研究成果和数据共享方案。据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满达介绍,“张衡一号”初步研究成果和数据共享方案将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上进行展示发布。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与地震风险共处”,旨在展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就,总结交流十年来国际社会...
2018年2日15时5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张衡一号”是我国全新研制的国家民用航天科研试验卫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
农业需要天文历法。大致距今12000年,中国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农业生产,稷(小米)、稻是主要耕植作物。距今6000年时,中国黄河流域,泰沂山地流域,包括北麓古陇水、淄水、具水、潍水流域,南麓的汶水、泗水、沂水、沭水以及古济水流域等,多地出现耜耕农业,带动天文历法学发展。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天文学得到继承性的进步和发展,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