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科学”相关记录3920条 . 查询时间(0.546 秒)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双壳类化石证明海水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从西昆仑地区退去(图)
地质 历史 气候
2024/12/24
在地质历史上,古地理演化是影响气候、环境和生物变化的第一位控制因素。海陆格局转换是古地理演化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它可能对大洋和大气环流、河流、区域气候、动植物类型和分布等方面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在古高度历史重建中,海陆转换也被用来标记该地区地表隆升的开始:即区域最高海相地层沉积结束时间通常被用来限定该地区地表隆升的起始。
华南植物园揭示大气氮沉降缓解了人为磷输入对热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刺激性(图)
大气 森林'土壤'呼吸
2024/12/25
大气氮沉降和人为磷输入同时影响了热带森林的土壤呼吸。然而,大气氮沉降和人为磷输入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的影响仍不清楚。为了精确地评估人为养分输入对热带森林碳循环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在热带森林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站(小良站)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团队于2009年设置了氮添加、磷添加、氮磷添加和对照组4个处理。每个处理均布设了切根...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揭示两类大西洋尼诺对飓风的不同影响(图)
气候 观测 数据
2024/12/24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全球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GOCRC)以及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LORS)的王春在研究员团队2024年12月8日在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两类大西洋尼诺—中部型(CA)和东部型(EA)对北大西洋飓风活动的不同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第一作者为LTO博士王海丽,通讯作者为研究员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Science Bulletin:全球湖泊热浪加剧(图)
气候 环境 辐射
2024/12/24
2024年12月15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的多名学者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题为More rapid lake heatwaves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湖泊热浪这一湖泊表层水温的极端事件2024年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有大量研究发现,伴随湖泊表层变暖,湖泊热浪的强度和时长...
全球变化被广泛认识到以地表气温和海洋变暖为主要特征,但是作为气候变化重要指标的全球土壤温度如何变化尚不清楚。张井勇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近期发表在《气候与环境研究》的论文基于广泛使用的ERA5-Land再分析数据发现最近几十年全球土壤温度正在加速变暖,2000-2023年的年平均变暖速率超过1980-1999年变暖速率的2倍,研究结果对更好理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发展的秋季,西北太平洋低层大气常出现异常反气旋环流(即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WNPAC),并可持续至次年夏季。WNPAC通过调节东亚冬季风强度,显著影响该区域温度和降水。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简称ENSO)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信号,能够显著影响全球天气气候状态。2000年以来,ENSO预测一直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例如传统的次表层海洋信号超前指示作用迅速减弱,各个预测模式的预测技巧明显下滑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曹庭伟、郑飞研究员及合作者们从多维度探讨了热带太平洋春季大气风场信号对ENSO后续演变的促发机制,相关成果最新发表在《Clima...
热带气旋(TC)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给很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损失,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近几十年来,随着对TC认识的深入,观测手段的进步以及大气数值模式的改进,TC路径预报误差已经有了明显下降。然而,近几年来,TC路径进步的趋势变缓,学界提出疑问:我们是否正在接近或已经达到了TC路径可预报性上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胶州湾热浪的长期趋势及生态系统响应研究方面获新进展(图)
生态系统 气候 数据
2024/12/15
2024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胶州湾站科研人员在胶州湾热浪的长期趋势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研究基于历史长期实测数据,揭示了长时间尺度下胶州湾热浪的历史分布模式和发展趋势,率先从生态系统层面探究了浮游生物对热浪的响应趋势,发现了热浪对浮游生物影响的季节异质性,为揭示热浪对近海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供实测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Marine Pollution Bul...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对五种沿海绿化常用树种,即杨树(Populus deltoids)、女贞(Ligustrum lucidum)、中山杉(Taxodium ’Zhongshanshan’ )、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和夹竹桃(Nerium oleander)的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土壤有机碳积累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利用原位凋落袋方法,监测了27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姜继兰等-NPJ: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强迫欧洲-东亚同步极端热浪的发生(图)
姜继兰 青藏高原 土壤 气候
2024/12/15
随着全球增暖的加剧,北半球同步极端热浪事件频繁发生。例如,2022年夏季,欧洲和中国南方同时遭遇极端热浪,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因此,开展对欧洲-东亚极端热浪同步性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姜继兰博士及其所在团队吴国雄院士、刘屹岷研究员、何编研究员,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樊京芳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孟君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干部...
茶叶是一种重要的全球商品,茶叶种植区遍布亚洲、南美洲和非洲。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小规模和手工茶叶生产也在迅速发展。在这些茶产区,茶叶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及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短期天气、季节、年际和长期气候变化高度敏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ONCE建立海洋负排放ISO国际标准新平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新进展(图)
气候 数据 管理
2024/11/29
第五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11月26-27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Ocean Negative Carbon Emissions (ONCE)海洋负排放与碳中和国际标准”的主旨演讲。会议期间举办了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国际标准立项发布会,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和ONCE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共同主持国...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夏祥鳌等-AAS: 综述|光功率曲线的应用(图)
夏祥鳌 应用 数据 大气
2024/12/15
随着新能源在复合能源体系中占比逐年上升,新能源发展和应用对气象数据和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推动了能源气象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的优势逐渐显现,“气象赋能”也日渐成熟。光功率曲线作为连接大气科学和电力系统工程的重要桥梁之一,发挥着关键作用。简言之,光功率曲线通过将太阳辐照度和其他辅助气象要素映射到光伏输出功率,为将气象预报转换为太阳能场站出力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工具,但囿于观测数据的缺失和转换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