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 树木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树木生理学相关记录95条 . 查询时间(1.64 秒)
微生物网络复杂度和稳定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多样性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至关重要。2024年12月12日,亚林所生态修复研究团队聚焦于长期镉、锌重度污染土壤,系统地探究了多种土壤改良剂包括生物炭、凹凸棒土及其复合改良材料、以及矿质肥料等对木本植物根际微生物网络结构的调节作用,并揭示了这些调节效应能够正面影响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效能。研究结果可为金属矿区等困难立地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的效率提...
近日,亚林所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团队在遥感领域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环境遥感,一区TOP期刊,IF=11.1)发表了题为“Multitemporal UAV study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slash pine canopies(基于多时相无人机的湿地松树冠酚类化合物研究)”的研究论文。团队通过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成功构...
木材形成是木本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木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受到多种基因的严格调控。然而,对木本植物发育的机制,特别是木材形成的过程,人们仍知之甚少。桉树是全球性重要硬木资源和重要工业用材,在我国华南地区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受到广泛重视和大规模种植。了解桉树木材形成的调控机理,将极大地促进林木分子育种的发展。
树木用水是连接碳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关键生态水文过程之一。然而,以往大多数对树木用水的研究都忽略了夜间模式。事实上,植物夜间用水比例可占日总用水量的4.1% ~ 69%,并对植物的很多生理过程如养分运输、氧气传输以及次日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抗干旱胁迫能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很多树木的昼夜用水模式和控制机制尚不清楚,这阻碍了对立地水分平衡的准确估计和对树冠夜间水分利用过程的正确理解。在全球夜间...
树木用水是连接碳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关键生态水文过程之一。然而,以往大多数对树木用水的研究都忽略了夜间模式。事实上,植物夜间用水比例可占日总用水量的4.1% ~ 69%,并对植物的很多生理过程如养分运输、氧气传输以及次日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抗干旱胁迫能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很多树木的昼夜用水模式和控制机制尚不清楚,这阻碍了对立地水分平衡的准确估计和对树冠夜间水分利用过程的正确理解。在全球夜间...
2024年10月1日,水保学院研究团队在农林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中国科学院1区,IF=5.6)在线发表题为“Responses of canopy transpiration and conductance to different drought levels in Mongolian pine plantations in...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先后登陆我国海南文昌、湛江徐闻,最大风力17级、风速62米/秒,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摩羯”的12级风圈、10级风圈覆盖速生树木所在湛江的大部分试验林,林木受到较严重破坏。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冬春季的干旱事件是我国西南地区树木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然而生长物候不同的树种对冬春季干旱的响应有何差异,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研究组以西双版纳勐腊县南贡山地区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常绿树种西南木荷(12月-次年1月开始展叶)和落叶树种西南桦(3-4月开始展叶)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生长仪和微树芯法研究了两种树木的径向生长和木质...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速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BEF)关系已成为生态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并发现BEF关系存在明显的尺度依赖特征。但是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较小空间尺度上,小尺度的结论能否适用于更大的空间尺度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理解BEF关系如何以及为什么依赖于尺度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中,除物种多样性外,环境等也是驱动生态系统功能的因素。现有BEF...
树木枝干精细结构深刻影响着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和环境适应性。然而,高效、无损观测手段的匮乏使得现有研究对枝干精细结构在树木生理生态功能和环境适用性中作用的理解仍较为有限。近年来,地基激光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树木枝干精细结构参数的高精度无损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但是,受树木冠层结构高复杂性和由叶片遮挡所带来的数据缺失的影响,基于在自然林分中采集的地基激光雷达数据实现树木枝干精细结构的精准刻画仍...
2024年8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院获资助面上项目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批准经费280万元,项目数和经费额创历史新高。
桉树(Eucalyptus)因其速生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强、轮伐期短等优点,成为我国经济效益较高的重要人工林树种,我国桉树种植面积已达546万hm2,年产4500多万m3木材,为我国木材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风害严重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安全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亟需选择抗风树种/品系用于商品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速生树木所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桉树抗风性研究,在抗风品系筛选和抗风影响因子方面取得新的进...
近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十四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我院教师王玉涛主持完成的1项成果及张丽杰、魏亚伟参与完成的2项成果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振举参与完成的1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近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3年度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结果,我院教师申报的4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郑雅楠副教授获批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会艳副教授、王钦美副教授获批面上计划项目,李丹丹博士获批博士科研启动计划项目,批准经费51万元。
山地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较大的海拔落差使得山地植物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为适应环境变化其通常承受较大环境压力。然而,对该区域植物光合能力对海拔变化的响应及其调控机制的认识不足。甘西鼠尾草作为该地区适生草本对沿海拔的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深入了解甘西鼠尾草光合能力沿海拔的变异,可为科学评估区域植被固碳能力和潜力提供一定基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