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历史学”相关记录13011条 . 查询时间(2.109 秒)
2024年12月20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中心行龙教授获批学术团队项目《清至民国黄土高原民间帖式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4VJXT009),中心王科杰博士获批学者个人项目《汉满蒙文史料档案与清代西域丝绸之路研究》(批准号24VJXG020)。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凌源市和建平县交界处,是一处由多个遗址点构成的遗址群,遗址面积五十余平方公里。1981年调查发现,1983年开始正式发掘,至1986年,牛河梁遗址最广为人知的坛、庙、冢三类遗迹都已发现。“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因其特殊的遗迹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意义,牛河梁遗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形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热潮并持续至今。牛河...
由于历史传统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商周时期各地原有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路径不尽相同。在海岱地区,西周晚期与春秋时期是东夷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重要阶段,以考古学视角看,这一地区东夷文化的发展,在该时期的铜器墓上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通过研究铜器墓的历时性发展变化,可以揭示该时期东夷文化演进与夷夏融合的过程,为探讨东夷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提供一个新视角。
近百年来,东夷文化研究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并沿着多样路径逐渐深入,不断展现其丰富多彩的历史面貌。本文试从东夷文化研究的内容及其特点入手,对近百年来东夷文化研究历程进行简单梳理。
2024年12月12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易建平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旧大陆原生文明起源与早期文明形态演进研究》项目,获得立项。这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继刘晓东教授《明清时期东亚外交礼仪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2023年获批后连续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举办院志编撰“口述史”专题培(图)
院志编撰 口述史 史学
2025/1/2
近期,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行龙主编的《社会史研究》第17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辑《社会史研究》专设“地籍管理史专题”栏目,集中发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地籍管理史研究”(23&ZD251)阶段性成果,包括胡英泽《中国地籍管理史研究刍议》、钟祥财《中国古代田制思想的经济学方法论分析》、牟振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测量与地籍图册研究——以上海沪南区为中心》3篇专题论文。
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遗址具有唯一性,它是一个时代的中心,是一个时代中最先进理念、最先进生产力、最优秀文化的物质文化建筑综合体。从20世纪初的殷墟遗址考古发掘开始至今,中国考古人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十余处的都城遗址考古,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清,这些都城遗址在都城考古人的努力下,逐渐从尘封的历史中走来,向我们展示着五千多年文明史长河中,都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有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瑰丽画卷。
近日,教育部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完成备案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依托中国史一级学科,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牵头申报的“徽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备案。
喜报: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获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图)
社科基金 云南师大
2024/10/30
祝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陈宝良教授出版学术专著《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图)
明代 生活质量变迁 历史定位 明代生活史
2024/9/25
雷速共建数据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一个后起且综合多种学科视野的概念。本书就社会变迁与明代生活质量、明代生活质量变迁及其内涵、明代生活质量的历史定位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借助“生活质量”这一概念,采用社会经济史与社会文化史两个研究路径,通过对明代收入、物价、消费、负担乃至各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等的考察,探求明朝人生活观念的变化乃至真实的幸福感知,藉此弥补以往研究过于集聚于生活方式、生...
2024年年9月10日,2024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立项结果公布,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获批3项,均为重点项目,分别是马晓玲博士“鸣韶稿本《鹤谿文稿》校笺”、李敦庆博士“朱乾《乐府正义》点校”和王金龙博士“《韵府群玉》校笺”,彰显了南阳师范学院文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发展方面的积累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