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物理学”相关记录706条 . 查询时间(2.547 秒)
2024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在保护生物学领域旗舰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Species diversity and critical habitats of offshore and deep-diving cetacea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的论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双连续相电解液用于超低温水系锌离子电池(图)
电解 低温 离子电池
2024/11/8
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部(DNL2900组群)陈忠伟院士、窦浩桢副研究员团队在超低温水系锌离子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双连续相电解液的概念,系统研究了电解液中水相-有机相连续互穿的纳米结构,架起了分子尺度溶剂化壳与宏观电池性能之间的桥梁,由其组装的电池展现出超长的循环寿命和优异的低温性能。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仿生图案化半导体光催化材料面板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仿生 半导体 光催化材料
2024/10/11
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取绿氢,是前沿和颠覆性低碳技术,在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方面极具潜力。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紫外和可见光来驱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以满足水分解所需的能量要求。其中,发展高效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该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持续研究,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对占比太阳光谱不足5%的紫外光的利用效率已近100%,而对占太阳光谱中占比达45%的可见光的利用效率却很低。究其原因是...
体内铜离子的异常积累会造成组织损伤,并且与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如威尔逊氏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癌症和角膜色素沉着等)。因此,监测内源性铜和外源性铜并将其维持在正常水平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各种铜离子异常积累相关疾病的关键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实现体内外铜离子的识别,清除体内多余铜离子并逆转高浓度铜诱导的组织损伤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研究揭示干细胞“衰老”分子机制
干细胞 衰老 分子机制
2024/9/14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卫涛涛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近期共同揭示核糖体蛋白RPL22驱动人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相关论文9月11日发表于《核酸研究》。
全球建筑热调节的能源消耗占比超过40%,这一数据突显了发展低碳建筑结构的必要性。低导热系数的气凝胶保温材料在节能建筑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广泛应用受到机械稳健性、热稳定性和耐火性不足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峻柏课题组在人工模拟生物能量代谢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李峻柏 人工模拟 代谢 仿生分子
2024/9/17
利用仿生超分子组装策略,在多层次上构筑类生命组装体,模拟自然界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深入阐明关键生命活动的物理化学机制,并有效干预甚至逆转疾病进程。生物能量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在生命体中涉及数量众多且时空有序的生物酶催化级联化学反应。目前,通过仿生分子组装技术在体外构建单一体系,实现生物能量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双向人工模拟仍然存在巨大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英国研究构建叶绿体RNA聚合酶原子模型
分析 聚合酶 数据
2024/8/22
叶绿体中的RNA聚合酶比较独特,它拥有比蓝藻还多的亚基,转录机制也更复杂。为进一步探究叶绿体RNA聚合酶的结构,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科研人员使用冷冻电镜,对从白芥菜提取出来的叶绿体RNA聚合酶样本进行成像,并研究分析了其中的21个亚基等结构的作用,建立了原子水平的数据模型。该模型揭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和氨基酸连接酶(亚基)的详细信息,为进行下一步分析各个蛋白的功能,理解叶绿体转录及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铜催化还原接力氢胺化羰基化策略合成γ-手性酰胺(图)
药物 生物 铜催化
2024/8/20
2024年8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DNL0604组)吴小锋研究员团队在烯烃不对称羰基化反应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新型铜催化还原接力氢胺化羰基化策略,用于高效合成具有远端手性中心的γ-手性酰胺。
简洁快照式单光路内窥系统可检测胃肠道癌症细胞核(图)
消化内科 内窥系统 胃肠道 癌症
2024/8/19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秦斌医生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空间光学研究所穆廷魁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快照式偏振散射光谱术(PLSS),这种非侵入式的光学诊断工具能够获取常规白光内窥镜无法提供的上皮细胞核的尺寸形态信息。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
2024年7月9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玉鹏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忠鹏研究员在仿生湿态传感界面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受英国皇家化学会邀请,以Bioinspired multi-scale interface design for wet gas sensing based on r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为题,在Materials HorizonsQ...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陆发隆研究组合作揭示体外成熟的人和小鼠卵母细胞的关键缺陷(图)
陆发隆 细胞 生殖 分子
2024/8/11
不孕不育是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的重大问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辅助生殖的重要技术之一。然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来源的胚胎在发育质量和妊娠结局等方面均比体内成熟卵母细胞来源的胚胎差,其分子机制所知甚少。2024年7月2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题为《Maternal mRNA deadenylation is defective in in vitro matured m...
吗啡是临床上最有效和使用最广泛的镇痛剂,但吗啡镇痛耐受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阐释清楚。GSNOR由ADH5基因编码,是乙醇脱氢酶(ADH)家族中的成员,可以调控多种蛋白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畅团队合作,针对GSNOR靶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发现GSNOR分别通过调控重要靶蛋白TBK1和CDK5的S-亚硝...
研究揭示绿藻光系统II修复循环早期阶段新机制
绿藻 光系统II 早期阶段 修复循环机制
2024/7/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研究组联合西湖大学李小波研究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田利金研究组,发现绿藻光系统II修复循环早期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相关论文2024年6月1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