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放射性计量学 核仪器、仪表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粒子加速器 裂变堆工程技术 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动力工程技术 同位素技术 核爆炸工程 核安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辐射防护技术 核设施退役技术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核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391条 . 查询时间(4.015 秒)
2024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能源谱学团队在电催化二氧化碳(CO2)还原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Cox/Pd金属烯上构建单分散原子位点,建立了C1产物高选择性靶向开关,实现CO2电转化路径的非线性调控,相关工作以“Establishing a Robust Nonlinear Targeted Switch for C1 Electroproduction in...
2024年10月24日,南开大学袁明鉴课题组联合中外课题组开展了高水平合作研究,借助北京、上海同步辐射装置揭示了无甲胺辅助的FACsPbI3合金钙钛矿显著的结晶与物相时空差异性是导致薄膜内部存在化学组分异质性的关键原因。这一组分不均一性直接导致了器件在高温工况条件下的性能衰减。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团队与合作单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模拟分析。为了探明薄膜结晶行为和薄膜组分分布规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为了研究熵设计过程中钛酸锶晶体学位置的选择和元素平均尺寸的调控对热电性能的优化作用,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师彩娟博士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W1线站,开展了高能X射线全散射(PDF)实验,探究了从中熵到高熵的n型氧化物钛酸锶基材料的微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关系,成功实现了电热输运解耦和高的热电性能。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结构动力学线站团队的师彩娟博士完成...
2024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发现了钚元素的一个新的同位素钚-227,相关成果于10月3日在Physical Review C 期刊上发表。当原子核的核子数等于某些特殊的数目时(2、8、20、28、50、82、126),原子核会特别稳定,形状接近球形,这些数字被称为幻数。幻数的存在反映了原子核的壳层结构。126是中子特有的幻数,已有研究表明随着原子序数...
随着激光技术和激光系统的快速发展,激光器已在激光加工、引力波探测、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人们进一步对激光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出射激光被物体反射后,会对前端系统造成干扰甚至损伤,影响激光器的稳定工作,而采用磁光隔离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磁光材料是光隔离器的核心部件,其利用法拉第效应,在磁场作用下使入射光的偏振面发生偏转,实现激光的正向通过与反向隔离...
2024年9月14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化学室秦芝研究员团队,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以及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分离样机系统,在医用同位素镭-223和锕-225的同步分离制备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2024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云南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对超新星遗迹的研究上获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揭示了超新星遗迹RCW 103在伽马射线能段上的观测特征,不仅更新了2014年的观测结果,还揭示了该超新星遗迹伽马射线辐射特性的新发现,发现与强子起源的预期相符合,这对于理解超新星遗迹的粒子加速和辐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成果以“Revisiting γ-Ray Emission of th...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国际合作组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具有甚高能伽马光子辐射,并证实低光度活动星系核能够将粒子能量提高到太电子伏特甚至更高的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Very High Energy Gamma-Ray Emission from the Low-luminosity AGN NGC 4278 by LHAASO为题,2024年8月20日发表在...
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国际合作组利用迄今最亮伽马暴GRB 221009A的高能辐射对洛伦兹不变性破缺进行了严格检验。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8月15日以“Stringent tests of Lorentz invariance violation from LHAASO observations of GRB 221009A”为题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
发展更高空间分辨、更高能量分辨和更高灵敏度的辐射探测器件是辐射探测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作为闪烁探测系统的核心材料,闪烁晶体的性能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探测能力,成为制约闪烁探测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一类基于低维分子结构的强限域激子发光型闪烁晶体,表现出宽光谱发射、无自吸收、高发光效率和高温度稳定性等突出优点,有望突破传统离子发光型闪烁晶体的性能瓶颈,已成为当前闪烁体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2302)资助下,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的赵海波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质本征光致发光辐射制冷的新策略,发展了具有高太阳光反射率、可大规模制备、阻燃、可循环利用的全生物质辐射冷却气凝胶,有效提升了材料制冷效率与环境安全性。相关成果以“一种用于可持续辐射冷却的光致发光氢键生物质气凝胶(A photoluminescent hydrogen-bonded bio...
2024年7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长脉冲高功率速调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组织,来自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电科第十二研究所、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学技术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京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12位专家组成评审...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etal-Support Interaction,MSI)是异相催化领域中极为重要的科学概念,调控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是调变反应路径和提升催化性能(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深入理解MSI并利用其实现反应路径的精准调控一直是科学难点,利用原位同步辐射技术探究MSI及其与反应路径的关联,有助于揭示并厘清实现催化反应单一路径高选择性的前提。
2024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合作,针对齿肋赤藓开展了一系列火星表面复合多重逆境模拟试验,联名投稿的论文“The extremotolerant desert moss Syntrichia caninervis is a promising pioneer plant for colonizing extraterrestr...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束缚体系量子信息处理研究组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基于超冷40Ca+离子实验平台,实验探索了纠缠作为一种量子资源对量子引擎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量子引擎在其工作物质处于纠缠状态时能够输出更多的有用功,表明纠缠可作为“燃料”使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