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567条 . 查询时间(0.671 秒)
食品发酵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利用微生物进行生产实践的行为,不同人群文化对食品发酵有各自的偏好,生业模式的转变及农业发展也和发酵技术的演变息息相关。发酵奶制品很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发酵食品,尽管人类食用发酵奶制品的历史悠久,但目前关于人类历史上对发酵微生物的应用和技术交流历史,以及发酵微生物本身的演化过程,特别是发酵微生物在长时间驯化条件下功能性基因的演变知之甚少。对此,针对古代发酵奶制品展开系统的古微...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2023年10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遴选的首批“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名单公布,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入选。
2023年9月23日—2023年9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科技大学成功举办。
瓦是当今人类建筑屋顶的重要组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历史上,陶瓦屋顶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建筑屋顶的长期耐用性、防水抗风性,降低了房屋的维护成本,并对房屋建筑的材料、形状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陶瓦——特别是由筒瓦和板瓦组成的复合瓦及其瓦片拼接技术的起源目前还不明确。
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馆(图)
中国传统建筑 模型制作 恭王府博物馆
2023/3/28
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磋磨——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2023年3月20日在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开幕。20世纪30至40年代,以朱启钤、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们,先后在1937年、1947年对恭王府进行测绘,当时所留下的实地测绘画图及室内外照片,成为了恭王府开展古建修缮和室内复原工作最直观、最准确,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依据。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建筑人类学研究领域获新进展(图)
建筑人类学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藏地拂庐
2023/9/27
2022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周年。20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多方响应,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者、积极践行者和主要贡献者。
山东曲阜构建全环境育人“生态圈”
复兴少年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尼山砚制作技艺
2022/7/27
2022年5月25日,山东济宁曲阜市尼山中学乡村“复兴少年宫”又迎来了每周一次的非遗课堂,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馆长李春汉化身志愿者,教学生们制作尼山砚。
慢念“紧箍咒”且待元宇宙自由生长
元宇宙 虚拟和现实相融合 创新 产业发展
2022/3/11
似乎是在突然之间,元宇宙就火了。以至于在资本市场,很多企业都想和元宇宙攀上点关系,生怕找不到话题或讲不出故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元宇宙也成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有人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也有人建议加强监管,并且提前监管。元宇宙,真是狼来了吗?
2022年2月2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廖方宇、副主任周园春、业务发展处副处长齐鑫、大数据部副主任杜一、新媒体部副主任杜义华、新媒体部海外媒体运营主管杨静一行六人到访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史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主任韩毅、科研处处长陈朴、综合人事处处长张宗鹤等与来访客人进行了座谈。
应科学史所STS中心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先生于2021年10月19日来科学史所作学术报告,题目为“西化与化西:日本新世纪量产诺贝尔科学奖的奥秘”。报告由科学史所STS中心主任刘益东研究员主持。
应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STS中心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先生于2021年10月19日来科学史所作学术报告,题目为“西化与化西:日本新世纪量产诺贝尔科学奖的奥秘”。报告由科学史所STS中心主任刘益东研究员主持。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四五”重大项目“中外科技创新史比较研究——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组织参观“科技报国七十载创新支撑强国梦——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图)
中外科技创新史;比较研究;十四五重大项目
2021/11/25
2021年10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72周年华诞前夕,研究所十四五重大项目“中外科技创新史比较研究——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以下简称“创新史”)组织项目组全体成员及科研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与部分研究生共计31人,集体参观了“科技报国七十载 创新支撑强国梦——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以下简称“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