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精密工程测量”相关记录60条 . 查询时间(4.812 秒)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精密测量院等联合在分子筛活性中心的具体位置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测量 分子 活性
2025/2/19
2025年1月26日,牛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教授Shik Chi Edman Tsang(曾适之)团队与精密测量院邓风研究团队合作报道了H-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中活性中心落位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相关团队发展了基于中子粉末衍射-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固体核磁共振(NMR)的联用技术,结合探针分子吸附,精准确定了H-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中骨架Al原子的具体落位,揭示了H-ZSM-5沸石分子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窦贤康、张强和薛向辉等组成的交叉研究团队,通过发展大功率低噪声光梳,结合时间频率传递等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的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这一技术可应用于监测大尺度范围的地球大气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并可以扩展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用于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监测和精确校准。2024年9月1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德团队合成超冷四聚体分子(图)
分子 量子 精密测量
2024/6/3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石弢研究员和易俗研究员与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由罗鑫宇博士和Immanuel Bloch教授领导的钠钾分子实验团队紧密合作,首次成功实现了超冷四原子偶极分子。这种由场联共振形成的新型多原子超分子被成功冷却到134纳开尔文,比以往的四原子冷分子的温度低了3000倍。这个工作于2024年1月31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它在超冷化学、量子精密测量和超冷量子物态等方向上迈出...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
量子 精密测量 兰州大学
2023/9/5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研制出不确定度达E-18量级的室温钙离子光钟(图)
精密测量 钙离子光钟
2023/7/4
2023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克林、管桦研究团队研制出不确定度达4.8×10-18的室温钙离子光钟,为下一步实现10-18量级的可搬运钙离子光钟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应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中国科大利用可重构微型光频梳实现kHz精度波长计(图)
光学 测量 光谱学
2024/6/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微腔光学频率梳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董春华教授及合作者邹长铃等人提出一种普适的微腔色散调控机制,实现了光频梳中心频率和重复频率的实时独立调控,并应用于光学波长的精密测量,将波长的测量精度提升到kHz量级。相关研究成果2023年1月12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新增三个千万级重大项目支持(图)
重庆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重大项目
2023/11/10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分重点专项项目立项结果。光电学院牟笑静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的智能传感器专项“MEMS超声换能器元件及传感器”项目,国拨经费1200万,刘丰林教授申请的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三维复杂结构非接触精密测量与无损检测仪”项目,国拨经费1800万,正式获得立项。同时,余华教授申请的基础加强计划获得立项,国拨经费2327万。

2022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郑安民团队与波兰雅盖隆大学教授Kinga合作,在丝光分子筛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方法与红外二维相关光谱结合的方式,阐明了中间体电荷分离驱动羰基化反应形成乙酸甲酯机制。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研制出稳定度达E-18量级的镱原子光钟(图)
精密测量 E-18量级 镱原子光钟
2022/10/21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吕宝龙研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马龙生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高精度镱原子光钟,该光钟的频率稳定度达到E-18量级。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Metrologia上。
精密测量院钙离子光频标跃迁频率进入国际次级秒定义
钙离子光频 次级秒定义 钙离子光频标
2022/6/21
2022年4月14日,国际计量局网站更新了次级秒定义的候选光频标,钙离子光频标首次入选。2021年3月19日,国际计量局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第四次采纳了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克林研究团队研发的钙离子光频标的测量结果,并推荐钙离子光频标测量结果新增为次级秒定义。

2022年6月20日晚20:00,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三十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十九场次,本次邀请到了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牛小骥教授,分享其在惯性测量相关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基于原子器件的精密测量物理方面取得进展(图)
原子器件 精密测量 氙同位素共磁力仪
202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