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1573条 . 查询时间(2.547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2/19/20241219144124283.png)
研究团队发现东日本大地震在海底造成巨大断层崖(图)
东日本大地震 海底 断层崖
2024/12/19
近日,日本新潟大学等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报告,他们利用载人潜水器调查了日本海沟,在海底发现了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导致的巨大断层崖。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2/12/20241212171914527.jpg)
近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在官网上公布了2023年度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评选结果(https://www.agu.org/honors/announcement/union-fellows),全球共54人获此殊荣。北京大学宗秋刚教授因在识别太空磁层粒子加速机制和发展新型探测载荷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成功入选,是...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2/12/2024121213656132.png)
环电流是行星磁层电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离子和电子朝相反方向的漂移运动形成,存在于具有内禀磁场的行星周围,如水星、地球、木星和土星。对地球磁层的研究证明了增强的环电流不仅会导致磁暴活动期间的地磁场减弱,而且在全球磁层-电离层耦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阳系气态巨行星(土星和木星)的快速自转和丰富的内源等离子体同样可以产生磁层环电流,但由于有限的卫星轨道覆盖,对环电流长期动态变化的全局研究非常困难...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2/9/2024129145622497.jpg)
活动星系核宽线区研究取得新突破(图)
活动星系 核宽线区 物理特性
2024/12/9
2024年12月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及合作者近期在活动星系核宽线区结构和动力学演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2/12/20241212115746221.png)
近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李艳/鲁安怀团队完成的题为“Electron transfer at birnessite/organic compound interfaces: mechanism, regulation, and two-stage kinetic discrepancy in structural ...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2/2/202412211111390.gif)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地球环境所揭示古地磁场变化对黄土129I水平的调制作用(图)
地磁 沉积 系统
2024/12/2
碘-129(129I)是一种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因其半衰期长而在地质年代学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由于陆地环境中129I/127I初始比值的复杂性,该方法在陆相沉积系统中的应用长期受限。前期研究发现,海洋碘释放和流域“老碘”风化在西风、季风的作用下共同影响水系沉积系统中的碘同位素组成。然而,风尘沉积的黄土与水系沉积物的形成环境差异巨大。黄土中碘同位素存在怎样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哪些因素,其较高的沉积速率...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2/3/2024123141315917.png)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团队揭示高红移莱曼连续辐射星系的特性(图)
天文台 辐射 星系 电离
2024/12/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研究团队揭示了高红移星系中莱曼连续谱(LyC)的特性,对理解星系主导宇宙再电离的物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近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和《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石油获202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石油 地球物理学 科学技术奖
2024/12/10
2024年11月中旬记者获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公布了202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科学技术创新奖,中国石油共有2家企业获奖。其中,中油测井的“超小直径偶极阵列声波测井仪器研制与应用”,东方物探的“深部热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均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专家详解:“历史最暖年份”为何寒潮频繁来袭
寒潮 来袭 最暖年份 厄尔尼诺
2024/12/19
2023年11月以来,我国已先后遭遇两次寒潮天气。2023年11月24日,寒潮影响接近尾声,中央气象台解除寒潮预警。
Magnetic tornado is stirring up the haze at Jupiter's poles
Magnetic tornado Magnetically Hydrocarbon
2024/12/11
Dark ovals in Jupiter's polar haze, visible only at UV wavelengths, were first noticed 25 years ago, then ignored. A new study shows that these dark UV ovals are common, appearing at the south pole in...
Most energetic cosmic-ray electrons and positrons ever observed
Electrons Positrons Earth
2024/12/10
Scientists have recently identified electrons and positrons with the highest energies ever recorded on Earth. They provide evidence of cosmic processes emitting colossal amounts of energy, the origins...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1/29/20241129975782.png)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等科研人员合作揭示金星弓激波的变化特征(图)
金星 电离 等离子体
2024/11/29
金星等离子体环境为研究基本等离子体物理过程提供了更好的天然实验室,比如无碰撞弓激波的形成与变化,因为与地球磁层相比,金星电离层作为太阳风遇到的障碍物,其尺度变化较小。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1/29/2024112991044736.png)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动态磁层结构X射线图像估计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磁层结构 X射线 解析
2024/11/29
太阳风与地磁层的相互作用观测是空间天气监测的关键。即将发射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和“月球环境日光层X射线成像仪(LEXI)”任务,均搭载了软X射线成像仪(SXI),将对地球磁层进行全面的全球成像。这些任务的目标是更深入地解析地磁层对太阳风扰动的动态响应。然而,短时X射线成像受制于宇宙X射线背景和泊松噪声影响,信噪比(SNR)较低,难以提供清晰的磁层结构细节。而长时间积分的...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在吉林长白山正式启动建设。无独有偶,2023年9月中旬,在距此地直线距离约3800公里的西藏日喀则,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也开始了建设。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1/9/2024119111820869.jpg)
宁波材料所在盐化水凝胶的各向异性重构及其可编程形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高分子 网络 流体
2024/11/9
生物体能够随捕食、避险等生命活动需要或环境改变而灵活变化形状。近30年来,研究人员发展出双层、梯度、取向、宏观组装等策略,设计了众多具有不对称刺激响应性的水凝胶,来模仿自然界生物的复杂精妙变形,理解变形机制。这些水凝胶的不同部位或方向在pH、电、光、磁场、温度、湿度、流体压力等刺激下产生显著的溶胀程度或力学性质差异,形成内应力,驱动整体折叠、弯曲、扭转、隆起、起皱。然而,这些不对称构筑结构是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