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相关记录1929条 . 查询时间(4.916 秒)
高性能压电材料是研制新一代智能感知器件和精密驱动器件的关键。其中,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被认为是未来替代铅基压电材料的有力候选者。然而,传统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存在电致应变较小(通常低于0.3%)和温度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2024年来研究发现,缺陷偶极子对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一方面,缺陷偶极子可以通过钉扎效应抑制畴壁运动;另一方面,缺陷偶极子在电场下会产生显著响应。通过缺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超晶格自组装的普适策略(图)
过渡金属 硫族化合物 超晶格自组装 普适策略
2024/12/10
湖南石化环氧树脂出口量创新高
中国石化 湖南石化 环氧树脂
2024/12/6
2024年年以来,湖南石化聚焦市场及用户需求,持续完善环氧树脂产品结构,全力开拓相关市场。2024年1月至10月,该公司环氧树脂出口量超去年全年出口量47%,创历史新高。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在锂电池相变材料液冷复合热管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锂电池 相变材料 复合
2024/11/12
2024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董凯军研究团队在锂电池相变材料液冷复合热管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锂电池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组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和储能领域。锂电池发热功率与运行风险随着充放电倍率的提高而显著增加,高效可靠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锂电池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相变材料液冷复合冷板的电池热管理系统(EHCP-BTMS),能够结合主被动冷却技术...
宁波材料所在草酸基全域降解新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图)
高分子材料 合成
2024/11/9
携手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为践行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必不可少。制备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学术界和产业界践行国家碳中和战略的前沿热点。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团队在朱锦研究员的带领下,致力于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海洋降解高分子的高性能化及可控降解研究,开发了多种可高效固碳、减碳的聚酯材料(J. Hazard. Mater...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白光LED/LD照明用高性能荧光陶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高性能 荧光陶瓷 激光
2024/10/11
2024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与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在应用于白光LED/LD照明的高性能陶瓷荧光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Investigation of a thermally robust orange-red MgO-YMASG: Ce composite phosphor ceramic for white light LED/...
湖南石化两件发明专利获国外授权
中国石化 湖南石化 专利
2024/9/12
近日,湖南石化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申请“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油气田固井自修复方法”获得日本、西班牙、哈萨克斯坦专利授权,“氢化苯乙烯/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及其发泡材料和应用”获得美国专利授权。至此,该公司有6个PCT国际申请在国外地区获得44件次专利授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钠离子 电池 材料性能
2024/10/1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94174、52122214)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胡勇胜研究员团队和合作者在解耦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解耦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敏感性(Decoupling the air sensitivity of Na-layered oxides)”为题,于2024年8月16日在线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论文...
近日,应ACS Nano期刊主编陈晓东(Xiaodong Chen)教授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良柱特聘副研究员在该刊上发表了题为“Solid Lithiation and Exfoliation for Scalable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Nanosheets toward Industrialization”的论文,总结了固相锂化剥离方法在...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佑轩课题组在基于轴手性发光材料和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轴手性 发光材料 发光器件
2024/9/11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性能可移植海洋环流模式软件研发取得进展(图)
性能 软件 应用
2024/12/7
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朝着异构多样化发展,每一个硬件平台往往需要开发和维护独立的代码,是一项极其复杂困难和耗费时间的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我中心运行与应用服务室以全球海洋环流模式为应用案例,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崂山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单位合作,首次发展了性能可移植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实现了一套代码可运行在英伟达GPU、华为ARM CPU以及海光DCU等硬件平台上,计算性能与针对不同平台开发优化...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中纳米孔弥散强化研究取得进展(图)
纳米 电子 力学性能
2024/8/11
发展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是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等关键领域的共同迫切需求。当前材料轻量化一般通过添加更轻的合金元素(如轻质钢中的铝、铝合金中的锂)来实现。与之相比,引入孔洞是更为直观有效,且更具普适性的材料减重途径。但一般情况下,少量孔洞的存在即可导致材料的强度、塑韧性、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急剧降低。因此,在铸造、粉末冶金、3D打印等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孔洞一般被视为严重材料缺陷而需严格控制并极力消...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究发现长江口砷迁移的微生物地球化学新机制(图)
地球化学 评估 金属
2024/8/11
2024年7月24日,宋金明、袁华茂研究团队在揭示季节性氧化还原变化下长江口沉积物-水界面砷(As)迁移转化的微生物地球化学介导新机制上获得新进展,这对探明海洋重金属As的生态毒理效应评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