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遗传学”相关记录526条 . 查询时间(2.564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揭示短尾噬藻体关键侵染元件的原位组装模式(图)
短尾噬藻体 侵染元件 原位组装模式
2025/4/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在兰花花香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图)
植物 生物合成 遗传
2025/4/16
花香不但在被子植物吸引传粉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是观赏植物的重要园艺性状。作为世界主要的观赏花卉,兰科(Orchidaceae)植物在花香类型和强度上展现出极高的多样性。“兰为王者香”,培育具有香味的品种一直是兰花育种者追求的目标。然而,许多兰花原生种具有浓郁的花香,但其杂交后代的花往往丧失了香味。目前,关于兰花花香的遗传和调控机制仍缺乏清晰认识。

DNA甲基化是植物和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在植物中,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dDM)途径是建立和维持DNA甲基化的关键机制,能够抑制转座子(TE)的活性和调控基因表达。RdDM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对于不同物种的重要性并不相同,但其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例如,拟南芥中RdDM途径关键组分的nrpd1突变体在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中表现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苹果抗逆与品质改良创新团队赵涛教授/马锋旺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刊发植物NLR基因分类和演化最新成果(图)
赵涛 马锋旺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植物免疫 NLR基因
2025/3/3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华南植物园揭示中华刺蕨复合群的遗传结构和物种划定(图)
植物 复合 遗传 结构
2025/1/11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因其形态多样性和复杂的种群结构,长期以来在物种界定上存在挑战,尤其是在物种划分和分类方面仍有许多争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王发国研究员等科研人员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对中华刺蕨 Bolbitis sinensis 物种复合群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传统的形态学物种划分方法提供了有力的补充。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华南植物园揭示报春花属植物花粉-胚珠数目的变异模式及影响因素(图)
植物 生殖 遗传
2025/1/11
有花植物的花粉和胚珠数目在物种间和物种内广泛变异,在植物繁殖成功中起关键作用,能够影响异花传粉的成功率、种子产量、对后代的遗传贡献以及子代适应度。探究花粉和胚珠变异的原因能够使我们了解生态和繁殖因素如何塑造有性生殖资源的分配。然而少有研究在系统发育框架下,探讨环境因素和花性状等对近缘物种间花粉和胚珠数目的变异的影响。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召开草基因型鉴定中心启动会(图)
草基因型 鉴定中心
2025/4/2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元宝枫古树嫁接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图)
天然 遗传 资源
2024/12/20
元宝枫(Acer truncatum)无患子科槭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集油用、药用、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珍贵树种。我国天然林内分布大量元宝枫古树,是非常优良的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科研价值。如何利用嫁接技术快速扩繁元宝枫古树优异种质,不仅对利用古树优异种质选育元宝枫新品种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护元宝枫古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所科研团队揭示水稻微生物组的代际传递模式(图)
种子 植物遗传 细菌
2024/12/22
2024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莉莉和方荣祥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题为“Dynamics of rice seed-borne bacteria from acquisition to seedling colon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阐释了水稻种子菌群的获得、定殖、保持和传播模式,以及菌群结构的时空动态特征。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张数鑫教授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CELL DIVISION CYCLE 5 regulates floral transition by transcription and splicing regulation of FLC, SEF and MAF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CDC5通过调控关键开花基因FL...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全球气温正在逐年升高,极端高温严重限制了植物生长和作物增产,这将造成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深入挖掘耐高温基因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解析,是提高作物高温耐受性的重要手段,对于作物耐高温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