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一次能源”相关记录883条 . 查询时间(4.306 秒)
深部热能探测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批复
中国石化 热能探测 地热能
2024/12/20
近日,新星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地区深部热能探测评价”顺利通过专家组论证并获得立项批复。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在构建高效有机光伏受体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有机 材料 活性 太阳能电池
2024/12/22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由于其轻、薄、柔等特性受到极大关注。为了最大化OSCs的能量转换效率(PCEs),需要构建具有合适相分离尺度的本体异质结活性层,以兼顾高效的CT态激子解离和纯相中电荷传输。本体异质结成膜动力学本质上取决于给受体材料在溶剂挥发过程中结晶特性,并受到复杂的溶质-溶剂及相同/不同溶质组分间相互作用影响。基于器件工艺,通过热退火、溶剂退火或者固/液体添加剂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
江苏油田地热资源助力绿色发展
江苏油田 中国石化 矿业开发
2024/11/29
2024年11月18日,强冷空气来袭,江苏省高邮地区最低温度已降低至10摄氏度以下。经过一系列采水井、回注井措施准备及换热器等设备维护工作,江苏油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地热项目启动试供暖服务。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发的“热塑性尼龙基连续玻纤复合材料”获商用材料认证(图)
复合材料 应用 太阳能
2024/11/25
2024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实验室马永梅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热塑性尼龙基连续玻纤复合材料”应用于太阳能板边框,通过了全球权威检测机构——德国莱茵集团(TÜV Rheinland)的测试,荣获该机构颁发的首张热塑性太阳能板边框认证证书。
国际能源署呼吁加快推进“风光”并网
国际能源署 中国石化 太阳能
2024/11/27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称,随着全球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应采取行动保障新部署的太阳能、风能实现成功并网,如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手段,这些关键的清洁能源技术将难以发挥最大效益。
中国石化首个地热发电试验项目建成并网
中国石化 地热 发电试验
2024/10/16
近日,新星公司咸阳中深层地热能发电及“热电氦”集成先导性试验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并取得咸阳电网接入许可。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建成的首个地热、光伏、微风发电示范项目,也是首个集中低温发电、水溶氦气提取、居民供热服务于一体的地热开发利用项目。
塔浅层地热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中国石化 地热 双碳目标
2024/10/15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交通领域作为用能大户颇受各界关注。交通领域用能不仅涉及交通工具的用能,也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的用能,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用能相关。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低碳(近零碳)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
辽河油田荣获地热能行业“创新技术奖”
辽河油田 地热能行业 创新技术奖
2024/10/15
2024年10月11日记者获悉,在第十四届全国地热大会上,辽河油田凭借油气水井改地热井技术的创新,荣获本届大会颁发的地热能行业“创新技术奖”。这项技术不仅盘活了油田闲置资产,而且减少了钻井投入、降低了地热项目开发建设成本。
能源领域甲烷减排成效显著
中国石油 能源领域 甲烷
2024/9/24
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于近日举办的“中国甲烷减排技术路线展望”论坛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指出,甲烷减排有望为二氧化碳减排留下缓冲空间。
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 目集群方案获批
中国石油 京津冀 地热
2024/8/12
记者2024年8月5日从大港油田获悉,《大港油田香河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方案》《大港油田大厂回族自治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方案》近日获中国石油集团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批复,从方案设计阶段进入先导试验阶段,标志着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目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目集群方案获批
中国石油 京津冀 地热
2024/8/12
记者2024年8月5日从大港油田获悉,《大港油田香河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方案》《大港油田大厂回族自治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方案》近日获中国石油集团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批复,从方案设计阶段进入先导试验阶段,标志着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目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
中国石化 清洁能源 风能
2024/8/12
问:油气田企业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现状如何?需要攻关哪些难题?答:近年来,聚焦“双碳”目标,油气田企业紧抓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风能、光伏、地热、余热等新能源业务,加快构筑“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格局,探索应用新能源技术,减少传统能源用量,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7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周惠琼等在Dion-Jacobso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设计与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合成设计了系列具有层间轻微位移的Dion-Jacobson型钙钛矿材料,并实现了该材料在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刮涂工艺上的最高转换效率19.11%,以及超过6000小时最大功率点下的运行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Ultrastable and ef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