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勘探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70条 . 查询时间(3.734 秒)
中国石油获202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石油 地球物理学 科学技术奖
2024/12/10
2024年11月中旬记者获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公布了202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科学技术创新奖,中国石油共有2家企业获奖。其中,中油测井的“超小直径偶极阵列声波测井仪器研制与应用”,东方物探的“深部热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均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揭示黄石湖湖底水热蚀变时空演化过程(图)
黄石湖湖底 水热蚀变 时空演化
2022/9/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太古宙克拉通地幔研究中获进展(图)
太古宙 克拉通 地幔 Re-Os同位素体系
2022/9/15
2022年5月17日,从中科院智能导钻先导专项试验现场传来消息,该专项自主研发的高速率随钻测量系统(MWD)在长庆油田盐38-40生产井成功完成实钻定向作业,实现了12bps(12比特每秒)国内最高传输速率重大技术突破。
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快速增长 累计施工煤层气井2万余口
煤层气开发 天然气 勘探开发
2022/5/25
记者日前从国家能源局获悉:经过多轮资源评价,全国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约26万亿立方米。其中,已累计探明地质储量8039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去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2倍多。
2022年4月28日,湖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座谈会在洪山礼堂召开,会议对获得2022年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的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国重室研究员江利明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我国完成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 地球系统科学 能源 战略性矿产资源
2022/7/6
日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标志着我国完成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今后,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化工作将在这一体系框架指导下做深、做细、做实。
2022年2月18日,由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邱楠生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东部深层高温地热的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和资源评价”启动暨实施方案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该项目由北京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
綦超等-JGR:富铁橄榄石中的显微结构演化(图)
綦超 富铁橄榄石 显微结构 演化
2021/4/25
橄榄石的流变性质影响着地球和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上的多种地质过程。过去的实验研究发现橄榄石的流变不仅取决于应力、温度、围压、氧逸度、熔体含量、水含量等热力学参数,也受晶粒尺寸和显微结构所影响。过去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与地球地幔天然橄榄石成分相近的富镁橄榄石。然而橄榄石作为一种固溶体,它的成分可以从纯镁硅酸盐(Mg2SiO4,Fo)变化到纯铁硅酸盐(Fe2SiO4,Fa)。地球地幔中的橄榄石平均成...
万博等-Geology:“海山改造型”造山作用(图)
万博 Geology 海山改造型 造山作用
2021/4/25
海山、洋岛以及洋底高原广泛分布于现代大洋,通常被认为是深源地幔柱与浅表大洋岩石圈相互作用后在洋底的不同表现形式,为了简便起见,本文用海山代表所有洋底的板内火山。统计表明现代洋底海山占全球热点总数的83%(图1)。现代大洋中最老的洋壳记录不超过2亿年,而全球联动的俯冲作用可能在20亿年前已经开始(Wan et al.,2020, Science Advances),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不计其数的洋盆关闭...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2021年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于2021年4月3-5日在西藏林芝市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委会主办,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协办。
2021年3月23日、3月25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分别组织专家对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完成的《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的3个专题——“南水北调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检测技术标准”、“线性工程无人机载智能化快速巡检技术及装备研发”、“输水涵隧水下综合检测装备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会议均以远程视频方式召开。
环太平洋成矿域是全球三大成矿域之一,探明金储量超过全球探明储量的10%,被称为“金指环”。其中,太平洋西岸的华北克拉通探明金储量超过5000吨,是中国最大的金成矿带,多个矿集区分布在两条北北东向展布的带上(图1)。太平洋东岸的内华达探明金储量超过6000吨,也主要分布在两条带上(图2)。两条成矿带的成矿年龄略有差异,远离俯冲带的成矿年龄略老于靠近俯冲带的成矿年龄。
科学家解密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形成原因
科学家 下地幔底部 大型结构 体形
2021/4/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忠庆课题组王文忠博士与合作者研究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这将对理解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