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分子物理”相关记录60条 . 查询时间(1.671 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高分子二维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取得进展(图)
高分子 二维纳米 复合材料
2024/11/2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5302、22075009、52350012、82201021、U22A20160、82221003、52003011、52373066、81991505)等资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群峰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邓旭亮教授团队在高分子二维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开发了卷对卷辅助刮涂结合界面桥联的新策略,实现了高性能MXene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的连续化制...
2024年11月1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最新报道了标准化的NCA敞口快速开环聚合制备多肽聚合物的方法和详细步骤。该成果以“Open-vesselpolymerization of N-carboxyanhydride (NCA) for polypeptide synthesi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Protocols (DOI:10.1038/s4159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高分子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领域取得进展(图)
高分子 复合材料
2024/10/1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273064、51922020、52090034、52203080、52221006)等资助下,北京化工大学于中振/张好斌教授团队在高分子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绝缘电磁屏蔽硅橡胶复合材料用于电子设备的直接灌封(Insulating electromagnetic-shielding silicone–compound enables d...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揭示制造高密度单原子催化剂新机制(图)
原子催化剂 高分子 活性
2024/10/15
催化是化学工业的核心之一,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与科技的发展。2024年来,单原子催化(single-atom catalysts, SACs)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制造高密度SACs时,单原子容易聚集成团簇,导致制造效率和稳定性偏低,如何抑制团簇的形成是制造高密度SACs的主要挑战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共轭高分子合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高分子合成 聚合反应
2024/8/27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925306、52222309、52173187)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黄辉教授、史钦钦副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Tobin J. Marks教授团队合作,解决了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聚合反应长达半个世纪的难题,为大规模合成共轭高分子半导体材料提供了绿色、高效、精准的新策略,有望促进有机电子学的产业化。相关成果以“面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0105004、52073268)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吴思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可逆光交联高分子构建的粘合剂及其在水凝胶组装体和软体机器人的功能定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利用光控制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粘合剂重新装配凝胶组装体以实现多重功能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超保暖气凝胶纤维仿生设计方面取得进展(图)
纤维 仿生设计 高分子
2024/8/2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75244、51722306)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柏浩教授与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微微副教授团队受北极熊毛发中空多孔核壳结构启发,利用冷冻纺丝和纤维封装技术制备了仿生封装气凝胶纤维,解决了长期以来气凝胶纤维力学与隔热性能无法兼得的难题,这种材料在新一代保暖服装中展现了应用潜力。相关成果以“用于保暖织物的仿生可编织气凝胶纤维(Biomime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出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图)
海水制氢 淡水 小分子催化
2023/10/29
2023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和刘艳廷副研究员团队围绕近岸/离岸海上风电制氢的需求,研发出一条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氢气联产淡水的新技术,并依托该技术完成了25千瓦级装置的测试验证。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科研团队在《Green Chemistry》发表研究论文(图)
材料 催化 高分子
2024/8/23
2023年9月15日,材料学院宋国勇教授团队在C-木质素催化降解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Organoborane-Catalysed Reductive Depolymerisation of Catechyl Lignin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为题发表于一区top期刊《Green Chemistry》(IF=9.8)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0105004、52073268)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思教授和合作者提出了用光控制的配位反应对通用高分子进行可逆交联的方法,开发了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塑料。相关成果以“利用光控制的配位反应可逆交联通用高分子构建的高性能且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塑料(Reversible Crosslinking of Commodity Polymers via Photo...
苏州纳米所王锦等在自适应热管理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图)
王锦 热管理 高分子设计
2023/11/5
无源自适应热管理技术(Passive self-adaptive thermal management)是一种无需外界能源驱动、通过材料自身理化性能调控和设计即可实现环境响应热管理行为的技术,包括自适应降温和保温等,在极端环境人体热管理(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 PTM)、建筑无源调温系统以及碳减排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此,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因其类细胞质的内部环境、选择性富集分子的性质和动态的组装能力,被广泛地作为人工细胞(器)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无膜细胞器也是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其形成与解体与细胞中的多种信号传导、代谢过程相关。而这些凝聚液滴由于易于融合而导致结构稳定性较低,限制其结构高级次化和功能复杂化。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与合作者首次实现单分子手性的实时原位精准监测(图)
郭雪峰 单分子 手性
2023/6/20
手性是分子立体构型的固有属性。在自然界,一对对映异构体在生命活动、化学反应、物理过程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因此,对手性的精确检测以及不对称反应路径的准确调控是化学家一以贯之的目标,也是国内外几十年来研究的热点。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剑波课题组实现聚苯乙烯类材料的可控卤化(图)
王剑波 聚苯乙烯 卤化
2023/6/20
在物联网时代,智能可重写显示体系的发展有助于缓解日益增长的一次性电子垃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有望成为信息显示和传递的重要媒介。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刺激响应颜色变化材料体系用于可逆信息书写。然而基于化学物质刺激响应体系(例如水、离子、酸碱、尿素溶液等)通常会产生化学油墨残留/堆积,严重削弱其可重写性和响应灵敏性。依赖于无刺激残留的高能量紫外光和短波长可见光响应体系主要依靠调控特定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