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全息技术和三维成像”相关记录117条 . 查询时间(3.719 秒)
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在蓝相液晶3D双手性图案的时空可编程打印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打印 三维 柔性
2024/11/25
动态色彩控制在显示器、数据加密和信息存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传统仅限于表面层级的颜色调控方法,时空色彩控制能够利用光的波长、偏振、相位等变化,实现立体彩色像素的三维操控,显著提升信息容量和多功能性。蓝相液晶(BPLCs)具有分子级自组装的三维周期排列的手性结构、快速响应和可调偏振颜色,使其成为理想的光学信息操控平台,在三维(3D)柔性显示器中展现出有前景的应用。但现有研究大多依赖外部刺激,缺乏...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在海洋中尺度涡三维温盐结构智能重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三维 结构 智能 数据
2024/10/11
2024年10月3日,海洋所李晓峰研究团队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实测数据,有机耦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先验知识,突破了海洋实测数据时空分布稀疏的限制,显著提升了反演精度与模型的泛化能力,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尺度涡三维温盐结构重构。该研究成果在遥感领域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空间转录组学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空间 三维 细胞
2024/10/1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25009)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团队在空间转录组学技术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定制化微流控芯片设计实现低成本大视野三维时空转录组学(Custom microfluidic chip design enables cost-effective three-dimensional spatiotemporal transcriptomics wi...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冰川变化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三维 激光 监测
2024/8/15
在全球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冰川破碎化和差异消融形成的复杂冰面地形,给传统的冰川观测方法(如冰川物质平衡的花杆测量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康世昌研究团队依托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用先进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技术,对长江源区的岗陇加玛冰川进行了5年的监测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视觉三维人体姿态估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三维 仿生 投影模型
2024/8/20
2024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仿生视觉系统实验室李嘉茂研究员团队在视觉三维人体姿态估计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题目为“Rotated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for Self-Supervised 3D Human Pose Estimation”的成果被机器视觉领域顶级三大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
上科大拓扑物理实验室张石磊课题组在三维拓扑磁结构的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拓扑 张石磊 结构 三维三维
2024/12/10
2024年6月19日,上海科技大学拓扑物理实验室张石磊课题组利用极小的温度梯度实现了对磁斯格明子弦的几何弯折,为三维拓扑磁结构的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基于磁有序体系在有限温度下的磁振子摩擦效应,构筑了精准的二维温度场,设计了原位中子散射实验,在经典的斯格明子体系MnSi中成功实现了三维弦的操控。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三维重建数据二次可视化方法新突破,打破软件兼容性壁垒(图)
三维 数据 软件
2024/8/10
2024年6月1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卢静研究员带领团队发表了一种基于开源三维可视化软件Drishti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打破了不同三维软件之间三维重建结果无法互通和交叉验证的壁垒,实现不同三维可视化软件文件的二次分割与可视化。该成果于6月12日发表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种用于归档和检索医学磁共振成像数据的高效DNA存储系统(图)
医学 磁共振成像 数据 系统
2024/6/23
2024年6月3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姜青山研究员、黄小罗高级工程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戴俊彪研究员等联合在国际学术期刊Small Methods (IF=12.4)上发表了题为An Effective DNA-Based File Storage System for Practical Archiving and Retrieval of Medical MRI Da...
【“虹”568讲】新一代三维数字化技术——构建流光溢彩的数字世界(图)
三维数字化 流光溢彩 虹学讲堂
2024/7/2
2024年4月1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幸俊课题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无畏课题组等合作,发展了一种工作波长大于1500 nm的近红外发光纳米温度探针,并结合光传播模型计算成像技术,在活体小鼠脑血管中实现百微米级温度成像。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理工顾敏团队在Pb级纳米光子存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顾敏 纳米 光子 三维空间
2024/11/17
2024年3月1日,顾敏院士领导上海理工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团队人员利用光存储技术提出了绿色、长寿命、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以“Pb容量三维纳米光子存储”(A 3D nanoscale optical disk memory with petabit capacity)为题,发表在《自然》(Nature)正刊上。科研人员利用双光束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首次证实可以在三维...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无需CT的全身PET智能衰减校正技术(图)
智能 医学成像 肿瘤
2024/6/23
2024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胡战利研究员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及上海联影医疗公司合作,研发了一种无需CT的全身PET智能衰减校正技术,有效降低了临床 PET/CT检查中多次CT扫描对于患者的辐射剂量,相关成果以“Learning CT-free attenuation-corrected total-body PET images through...
中国科大开发新型空间转录组分析算法(图)
空间 分析算法 三维结构
2024/6/15
2023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瞿昆教授课题组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算法,命名为SPACEL。该算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多个空间转录组切片数据,包括准确预测单个空间点内的细胞类型组成、精准识别跨切片的功能性空间域,以及有效重构复杂组织的三维结构。研究成果以《SPACEL: deep learning-based characterization of spatial ...
2023年10月12日,Cell Reports期刊在线发表了标题为《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self-generated imagery reveal a reverse cortical hierarchy from cue-induced image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俞青研究组完成。研究人员利用脑电...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科研人员揭示金星磁鞘磁场三维形态特征(图)
金星磁鞘 磁场 三维形态
2024/2/29
金星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影响其大气演化的重要因素。虽然金星没有内禀磁场,但是太阳风与金星大气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个感应磁层。感应磁层和磁鞘的磁场的三维形态关系着太阳风和行星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离子拾起过程、波粒相互作用、KH不稳定性的发生、磁张力加速粒子和磁场重联的发生等。然而以往的研究集中于感应磁层和磁尾,却缺乏对磁鞘磁场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