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细胞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细胞学相关记录330条 . 查询时间(2.194 秒)
2024年12月11日,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克隆了水稻穗粒数关键调控基因GNA,阐明了该基因通过与水稻穗型关键因子互作进而调控水稻穗粒数和产量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
植物根系在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根系通过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根系的持续生长与发育是由根尖分生组织通过不断分裂分化维持。在拟南芥根的干细胞龛中,转录因子WOX5在静止中心(QC)中特异表达,并且在调节根尖干细胞分化中起着核心作用。目前已报道多个途径参与调控WOX5的转录,但是,WOX5蛋白稳定性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查清植物适应重金属胁迫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又称为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是我国东部古老矿区所发现的Cd/Zn/Pb超积累植物。之前研究表明,伴矿景天细胞壁修饰在其镉超富集和超耐受性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分子机制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2024年10月15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园艺学院萝卜遗传育种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发表了题为Exploring an economic and highly efficie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genome-editing system for radish through developmental reg...
叶夹角是影响水稻株型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合理调控叶夹角有利于叶片充分利用光能,通过密植实现优质、高产。叶枕是连接叶片和叶鞘的特殊结构,决定叶夹角大小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作为重要调控因子,通过参与叶枕发育中细胞增殖、细胞伸长、细胞壁木质素沉积等进程决定叶夹角的大小。
细胞膜上受体激酶 (RKs) 的磷酸化修饰在植物先天免疫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拟南芥Flagellin-sensing 2 (FLS2) 作为典型的RK,能识别鞭毛蛋白N端22 个氨基酸的保守区域 (flg22),从而启动植物第一道防御反应途径。前人研究已鉴定出FLS2的多个磷酸化位点,并发现Serine-938磷酸化位点在FLS2的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Serine-938磷酸化位点的重要性...
2024年8月13日,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王显玲课题组在植物学TOP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影响因子9.3)发表题为“MYB52 negatively regulates ADF9-meditated actin filament bundling in Arabidopsis pavement cell morphogenesis”...
报告题目:Genetic Engineering of Chloroplast and Mitochondrial Genomes 报告人简介: Ralph Bock院士,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所长,波茨坦大学教授。1993年在德国哈勒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弗莱堡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起任马普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所长。Bock教授先后获评德国科学院院士(Leopoldina),...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发现了由转录因子ZAT5和BLH2/4组成的转录调控复合体精细调节植物细胞壁果胶的去甲酯化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发现植物细胞自噬能够抑制一种名为无义介导的核糖核酸降解的抗病毒机制发生,从而协调植物对病毒的防御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核基因编码叶绿体蛋白分为细胞质合成和内质网合成。细胞质合成的叶绿体蛋白的转运机制已有大量研究:其蛋白的N末端具有叶绿体转运肽,由细胞质分子伴侣识别并转运至叶绿体表面,通过叶绿体被膜两侧的整合膜复合体TOC和TIC进入叶绿体。然而对于没有典型的叶绿体转运肽、在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转运至叶绿体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
2024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组王龙副研究员等合著的垂头菊属英文专著《The Sino-Himalayan Endemic Genus Cremanthodium (Asteraceae):Morphology,Karyology,Phylogeny,Taxonomy,and Phytogeography》由科学出版社和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联合出版。
近日,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沈应柏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一区,TOP期刊,IF=8.2)上发表了题为“Early signaling enhance heat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 through modulating jasmonic acid synthesis mediated ...
北京时间2024年5月22日23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邹学校院士团队的远方和刘峰课题组研究发现了植物低渗(多水)感受器OSCA2.1和OSCA2.2,阐明了渗透感受器依赖的花粉萌发过程中钙震荡的调控机制,为揭示植物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提升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024年5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Hippo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