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文地质学相关记录107条 . 查询时间(0.308 秒)
根据《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关于2024年度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申报暨征集选题的通知》(科协智函综字[2024]13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及时动员各分支机构积极申报,经中国科协组织专家评审并报批,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于2024年10月28日对第一批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立项项目予以公布,共计有67个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的立项项目,获得批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正处在快速扩张向集约紧凑转型的关键时期,探索自然地理与环境因素对城市空间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可以揭示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现状,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方面选择评价指标,构建了自然约束条件下的建设用地承载力评价体系。基于承载力评价结果,划定了基于自然约束下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
湖库富营养化是我国水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氮磷削减是治理富营养化的关键,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流域上下游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塑造着湖库氮磷格局,因此,湖库氮磷对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响应差异有多大?这一问题是我国湖库氮磷精准管控的关键科学问题。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汪亚平教授、高抒教授团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驱动下的三角洲冲淤状态转换过程取得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波浪在水下三角洲侵蚀过程的关键作用,阐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水下三角洲普遍存在的隐性退化风险。
黑碳气溶胶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吸光性,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大气升温气候强迫因子。黑碳沉降到雪冰表面会导致反照率降低,从而加速冰川和积雪的消融,进而改变区域的水文过程以及水资源变化。青藏高原是我国冰冻圈最为发育的区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数区域的冰川处于加速萎缩中,其中,黑碳等吸光性杂质的影响不可忽视。
2024年1月13日下午,成都山地所自主部署的“十四五”创新团队项目“高寒山地流域水文-生态-灾害关键过程感知、模拟与预测”在成都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所、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并对项目进行指导。所长文安邦出席会议。
2023年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我国第一批55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由精密测量院牵头申报的湖北洪湖站(湿地)成功获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是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控制性”作用,主要任务是“样地监测、积累数据;天地一体、地面验证;发现问题、服务监管;专题研究、培养人才”,是构建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迈出的关键一步。...
2023年11月22日,深圳市水务局牵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和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水面智能安防无人船在深圳市松子坑水库开始上岗作业,显著提升库区安全管控的时效性、快速性、智能化和安全性技术水平。
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的总降水量在增加,但短历时极端降水的增加趋势明显强于总降水量。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受亚洲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西风槽、热带气旋、低空急流、西南涡和高原涡等多尺度系统影响,暖季强降水频发,常引发严重的水文和地质灾害,致灾风险强。以往研究指出,我国华南、西北和青藏高原等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而华北和东北等地则是减少趋势更为普遍,西南地区年降水量和降雨日数在减少...
陈利顶团队与来自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美国普渡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奥本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佛蒙特大学、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拜耳公司美国分部等多家科研和企业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分布式模型参数优化工具(Distributed Model Parameter Optimization Toolbox),并将该工具同广泛使用的SWAT模型进行耦合,构建DM...
2023年7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卢旺达强降水衍生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策略研究”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兰海和Richard Mind'je撰写的“Hydrogeological hazard susceptibility and community risk perception in Rwanda: a case study of floods an...
目前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1%,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干旱指数逐年上升,全球干旱面积仍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水资源匮乏是限制这些区域发展的瓶颈,揭示区域水分循环和耗散的机制是研究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由植物引起的地下水蒸散发(ETg)是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ET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计ETg对于进一步研究河岸林生态系统水平衡、揭示荒漠河岸林水分运动机制、合理利用地下水...
化学风化通过消耗大气CO2而调控地球表层温度,但化学风化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热点,其核心是缺乏有效指示化学风化的指标。因岩性和元素性质差别,传统元素含量及比值(如CIA、CIW等)无法定量重建大陆风化速率及强度。Mg和Sr同位素分别擅长于示踪碳酸盐岩与硅酸盐岩来源比例和过程,因此联合使用可精细刻画碳酸盐岩与硅酸盐岩化学风化的过程细节,有益于大陆风化史的重建。
随着全球变化加剧,业务水文预报不再只是洪水预报,还包括干旱预报。干旱识别和干旱响应评估是干旱预报的基础。由极端气候异常在同一地区持续数周至数月引发的骤发性干旱事件,与缓慢发展的干旱事件相比,由于发生突然,来不及预警,可能会对生态与环境,特别是对植被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黑土粮仓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几十年频现的极端水文干旱事件对黑土粮仓“水-粮-生态”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然而这些事件的变化机制和风险性仍未被很好地揭示。目前识别水文干旱事件主流的方法是通过河川径流量或GRACE重力卫星提供的陆地水储量数据来构建水文干旱指数,但GRACE提供的水储量数据覆盖时期较短(2002年至今),干旱演化规律往往显现在百年尺度上,因此构建长时序水储量数据对于充分揭示水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