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临床医学”相关记录11187条 . 查询时间(2.928 秒)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认知重评能力特点(图)
分析 行为 临床
2025/1/10
在刺激与情绪之间,人们拥有选择如何回应的自由。情绪并非由外界刺激直接决定,而是由个体对刺激的认知与解释构建而成。基于建构主义情绪观,有研究提出通过改变情境的认知构建以调节情绪状态。这一过程被称为认知重评。有研究发现,健康个体能够通过认知重评有效降低负性体验。目前,焦虑/抑郁障碍个体是否能够通过认知重评改变情绪及其重评能力是否弱于健康人,尚存争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复旦肖雷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神经元抵抗外周炎症诱导焦虑情绪的神经机制(图)
肖雷 神经 器官 免疫
2025/1/10
外周感染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各种炎症反应抵抗病原体入侵。外周炎症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外周炎症信号可以通过血脑屏障(BBB)、迷走神经和脑室周围器官(CVOs)进入大脑。其中,BBB和迷走神经已被证明参与调节炎症诱导的焦虑或抑郁,但CVOs的作用尚不为所知。CVOs位于第三和第四脑室周围,缺乏BBB,可分为感觉性和分泌性CVOs。其中,感觉性CVOs包括穹窿下器官(SF...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发展出环境智能型高产-稳产作物设计育种新策略(图)
环境 智能 育种 器官
2024/12/2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团队基于植物生理学经典理论“源库理论”即植物体内光合产物从“源”器官向“库”器官的运输与分配过程,发展出环境智能型高产-稳产作物设计育种新策略(CROCS)。12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ngineering source–sink relations by prime editing confers heat-stress resilience in toma...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影像级标注+伪标签生成技术,助力术中实时导航标定动态病灶(图)
影像 治疗 病理
2024/12/26
2024年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梁晓坤团队,在弱监督学习在医学影像语义分割和分类定位中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结合影像级标注和伪标签生成技术,显著提升了病灶的分割和定位精度,为影像引导治疗、实时病灶识别和术中精准实时导航等应用场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在降低标注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模型性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临床 蛋白质 分析
2024/12/2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25403、92253304)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团队开发了多维度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TMEPro,并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秦仁义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员团队、美国Salk研究所Yu Shi博士,实现了胰腺癌的系统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以“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解析胰腺癌细胞间信号转导网络(Clinical fu...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创新的动力在于使命感(图)
素质教育 中国工程院 使命感
2025/1/3
“创新的动力在于使命感!创新不能停留在论文上,更要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12月10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登上“科技的力量·大咖讲堂”,以《科技创新的力量》为题讲述其科技创新和科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理念,以及科技攻关前沿不断探索、勇攀高峰的故事。
2024年来,由于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有釆用合成的脑类器官、脊髓类器官和脊髓类组织修复中枢神经的研究报道,但是缺少有关设计合成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类器官/类组织的文献。因此, 本研究遵循组织工程模拟设计理念,采用合成生物技术在含有天然均匀纵向通道的脱细胞视神经(decellularized optic nerve,DON)支架内负载过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
中国科大实现非接触心脏活动监测(图)
监测 心血管 疾病 诊断
2024/12/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彦教授团队在非接触心脏活动感知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并利用心脏机械活动谐波中的“拍频效应”这一重要物理现象,成功克服了远场条件下由呼吸运动引起的大数量级干扰。在无需任何模型训练的情况下,他们利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非接触人体心脏活动监测。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非接触心脏监测技术迈入新阶段,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与长期监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以“Mo...
前扣带回皮层(ACC)在灵长类大脑的功能网络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它通过远程神经投射将与“情感”相关的边缘系统和与“认知”相关的前额叶皮层相连接。ACC参与多种高级认知功能的调控,包括注意力分配、奖赏预期、决策和情绪调节等,并与多种人类精神疾病的发生相关。ACC虽然在哺乳动物大脑中是一个保守的皮层区域,但在细胞水平上,ACC在演化中发生了一个关键创新,即在体型较大的社会性哺乳动物中出现了大型投射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团队揭示冬眠哺乳动物冷适应机制和在移植器官冷保存中的转化应用(图)
动物 移植器官 应用
2024/12/16
2024年12月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old-induced FOXO1 nuclear transport aids cold survival and tissue storage”的研究论文。
时隔50年,哮喘迎来新疗法
哮喘 新疗法 呼吸病学
2025/1/3
2024年11月27日,一项发表于《柳叶刀-呼吸病学》的新研究发现,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作期间,给患者注射贝那利珠单抗,相较于目前使用的类固醇片剂治疗方法更有效,可将后续治疗的需求降低30%。科学家表示,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会对全球数百万哮喘和COPD患者产生“重大影响”。
一种注射疗法比类固醇治哮喘更有效
注射疗法 哮喘 柳叶刀
2024/12/24
一种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作期间的注射疗法,其效果优于目前的类固醇片剂疗法,并可将后续治疗需求降低30%。2024年11月27日发表在《柳叶刀·呼吸医学》上的这一研究成果,可能对全球数百万哮喘和COPD患者治疗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