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低温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低温物理学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0.74 秒)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洪阳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陈晓雯博士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南洋理工大学蔡祥滨博士、宁夏大学何育荣教授等团队合作,在富缺陷石墨烯表面精准构建Ir1Cu1双原子催化剂,实现丁烷低温高效制丁烯。同时,通过气氛诱导Ir1Cu1双原子催化剂在“反应气-氧气”的切换下,发生“团聚-再分散”的可逆结构演变,有效解决了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在高温反应中易团聚、易失活的技术瓶...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失效是威胁重大工程安全的“隐形杀手”。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动机涡轮叶片每秒承受上万次高温高压冲击,起落架每次起降时都经历剧烈载荷变化;在跨海大桥建设中,悬索桥主缆需承受百万吨级动态荷载。这些“国之重器”的安全运行,亟需突破金属材料的抗循环蠕变瓶颈。
2025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制的新一代高精度极低温红外目标模拟系统成功交付。该成果突破了常温装调、极低温工作的技术瓶颈,标志着西安光机所在极低温红外目标模拟领域迈上新台阶。项目由精密计量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热控技术研究室和科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2025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研究员王爱琴、刘晓艳和副研究员杨冰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高嶷团队合作,在单原子光热协同催化丙烷脱氢反应方面取得进展。
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研究员王爱琴、刘晓艳和副研究员杨冰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高嶷团队合作,在单原子光热协同催化丙烷脱氢反应方面取得进展。
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组群)张涛院士、王爱琴研究员、刘晓艳研究员、杨冰副研究员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嶷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单原子光热协同催化丙烷脱氢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子生物学研究团队与云南大学联合攻关,在壳斗科植物超低温保存和低温萌发研究方面取得两项重大突破:全球首次建立板栗胚性细胞超低温保存技术体系,并破译高山栎极端环境生存密码。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Cryobiology和Forests。
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海量数据是AI解锁大模型的钥匙。但目前的硬盘、磁带、U盘等硅基存储介质存在寿命短(最长30年)、能耗高、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预计到2028年,全球年产数据量将达380 ZB,其中80%为冷数据,应用目前存储技术只有不到1%的数据可被保存,发展新型数据存储技术势在必行。
风沙问题在全球荒漠地区普遍存在,应用化学材料固定流沙是主要的防沙方法之一,以往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炎热、干旱的地区。在温度较低的高海拔或高纬度荒漠地区,化学防沙材料应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良好的透氧和亲水防冻性能,以及不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适宜固结强度。
在热涨落或外力的作用下,晶界的迁移速率𝑉取决于晶界运动能力M、晶界平均曲率H和晶界能量γ,其关系为V=M*H*γ。原则上,稳定的晶粒堆垛要求晶界上各点的表面张力保持矢量平衡。长期以来,Kelvin猜想由于具有极小面条件及棱边、顶点处表面张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根据该猜想搭建由截角八面体晶粒组成的多晶材料,一直被认为是金属中唯一可能的稳定形状,这种结构被称...
两系杂交稻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推动着杂交水稻的发展。超过95%的温敏两系杂交稻组合由含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5的不育系配组而成,凸显了tms5在两系法杂交稻育种方面的重要地位。
2025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饶伟研究员接到华人生物材料协会主席发来的贺信,经评奖委员会严格评选和推荐,饶伟研究员荣获2025年度华人生物材料协会职业中期探索者奖(Chinese Association for Biomaterials Mid-Career Investigator Award),系中国大陆学者首次获奖。
干旱、盐胁迫以及低温等导致植物受到高渗胁迫,严重危害粮食生产安全。渗透信号是一种“复合信号”,其感应和传导机制较为复杂,其中瞬时激发的Ca2+信号和快速激活的SnRK2激酶是两种重要的早期应答(JIPB, 2024)。然而,渗透胁迫下Ca2+信号的解码及其对核心激酶SnRK2的调控尚不清楚,其研究难点在于渗透胁迫下Ca2+信号解码元件的鉴定。
可控核聚变能具有安全、清洁、燃料丰富等优点,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经之一。随着聚变堆装置体积和功率增大,超导磁体用结构材料和焊接结构承受了比ITER项目更大的电磁负荷和力学负荷,对结构材料和焊接接头低温强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4年12月16日,由理化所牵头起草的T/CIET 851-2024《氦气液化器技术规范》、T/CIET 852-2024《氦气液化器运行和维护规范》的两项团体标准,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s://www.ttbz.org.cn/)正式发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