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红外物理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红外物理相关记录119条 . 查询时间(2.2 秒)
2024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1121组)吴凯丰研究员与朱井义副研究员团队在胶体低维材料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观测到了胶体CdSe量子阱在近红外飞秒驱动下所产生的Autler-Townes裂分,并揭示了其复杂裂分线形背后的深刻物理机制。
2024年9月13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发布2021年12月-2024年2月中国区域Landsat-9原始遥感影像数据集。免费共享64000景原始遥感影像,数据总量近55TB。 Landsat 9 卫星携带陆地成像仪 2(OLI-2)和热红外传感器 2(TIRS-2)。OLI-2 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捕获地球表面的观测数据,TIRS-2 测量从地球表面发出的热红外辐射或热量。此次共享的...
中红外波段包含大气透明窗口和诸多分子吸收带,是实现空间光通信和气体吸收谱传感的重要波段。但中红外片上集成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许多基本器件库的验证。作为光子芯片的最基本单元之一,波导阵列的密集度决定了片上系统集成度,也制约着很多关键器件的性能。受限于介质波导的束缚能力,提升中红外波导阵列密度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2024年6月13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智慧农业研究中心王儒敬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水稻种子内部裂纹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谱领域核心期刊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Spectroscopy上。
在煤制油技术的初级产物中,α-烯烃占比超过50%。其中,中长链α-烯烃(C6+)年产能达数十万吨,这是石油化工难以直接获取的优质化工原料。由于碳数相近的混合烃性质相似,直接分离出α-烯烃非常困难且代价高昂,目前只能将其加氢转化为油品,但造成优质资源浪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曹直团队提出将煤制油初级产品中长链α-烯烃经氢甲酰化定向转化为中高碳数醛,实现了煤制油初级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并...
2024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江海河课题组发表在国际期刊 Frontiers in Physics 的研究论文“2.79- m high peak power LiNbO3 acousto-optic Q-switched Er,Cr:YSGG laser with thermal lensing effect compensation”,被国际工程领域著名科技机构“A...
2024年3月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李大成高工团队在基于地基红外高光谱的大气温湿结构探测及同化研究项目中取得新进展。项目团队成功研制了能够满足高精度持续测量的高光谱设备——地基红外高光谱仪,可用于大气及下垫面辐射特性的持续、精确测量,并为后续高光谱数据提供验证服务,以增进对地球地气系统状态及其变化的理解和把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61201、21971136、22273095)等资助下,清华大学王泉明课题组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周蒙课题组在金属团簇发光材料方面取得进展,报道了近红外区接近100%磷光量子产率的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结构和发光机理。研究成果以“金属纳米团簇实现在室温溶液态接近100%近红外磷光量子产率 (Near-unity NIR phosphorescent quantum ...
2024年1月24日,中国科大周蒙教授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王泉明教授团队合作,在溶液中实现了金属团簇>99%量子产率的近红外发光,并揭示了其三重态发光机制,解决了这一方向的难题。相关研究成果以“Near-unity NIR phosphorescent quantum yield from a room-temperature solvated metal nanocluster”为题,于1月19号发...
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能够通过频率转换产生中红外可调谐激光,在环保、医疗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主要的商用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有硫镓银、硒镓银和磷锗锌等,但存在激光损伤阈值较低的缺陷,难以满足更丰富的实际需求。因此,亟需探索抗激光损伤性能更优异的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由于热损伤是激光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大热导率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可能具备高的激光伤阈值。然而,在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中,热导率数据的准确获...
2023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伟达团队联合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团队在片上红外光电逻辑门智能芯片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以“On-chip optoelectronic logic gates operating in the telecom band”为题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该工作得到了中国...
2023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红外光学材料研究中心董红星和张龙研究员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报道了一种从具有超低阈值的激子极化激元产生动态可调谐单模激光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Rydberg State Single-Mode Polariton Lasing with Ultralow Threshold via Symmetry Engineering”为题发表于Na...
新型红外调制光致发光谱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023年7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胡伟达、苗金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离子-电子耦合效应的感存算一体神经形态光电器件,通过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方式,解决红外感知系统分立式架构带来的高延迟和高功耗问题,为大规模硬件集成以及神经形态视觉应用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成果以Reconfigurable, non-volatile neuromorphic photov...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约占儿童群体癌症相关死亡的15%。NB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使外科医生难以准确识别肿瘤边缘进行最大程度切除。二醛糖苷抗原(GD2)已被报道在NB中上调,这使得它成为特异性NB成像的一个潜在靶点。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单位的研究团队,通过构建GD2分别与两种近红外染料(IRDye800CW和IR12)连接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