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个性心理学”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3.703 秒)
近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刊发我校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红教授团队关于睾丸酮水平调节男性慷慨行为的神经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Testosterone reduces generosity through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mechanism...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想象未来事件时愉快体验降低。这被称为期待性愉快体验缺陷,是阴性症状的核心表现之一。这一缺陷通常很难通过传统药物治疗缓解,并且对患者日常功能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近期研究表明,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也存在类似的缺陷,然而其神经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陈楚侨研究组进行了一项研究,考察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想象未来愉快事件的神经机制。该研究招...
付出-回报型失衡(ERI)是一种会影响人们目标导向动机行为的环境应激因素,指高努力付出和低奖赏回报之间的失衡。比如,个体会知觉到自己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收获却少得可怜。这样的一种失衡体验通常在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谱系群体中存在,这种群体不愿付出努力去追求奖赏,也很难维持自己的目标设置。研究发现高分裂型特质个体的行为表现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类似的地方。然而,目前并不清楚分裂型特质个体是否也会明显知觉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探索个体的特质自尊在三维空间内的面部表达(图)
探索个体 特质自尊 三维空间 面部表达
2021/3/4
特质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积极或消极评价,在一段时间内较为稳定。与状态自尊不同,特质自尊不仅受社会评价的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行为。在社会交往中,特质自尊高的个体会表现得更自信,更容易给他人留下积极的印象,而人们也会根据感知到的自尊水平调整与对方的交流模式。很多研究者对有关个体特质自尊的信息如何在社会交往中被传递感到好奇。有的研究发现,人类被试记录的外显行为与感知者感知到的特质自尊之间没有明显相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揭示意义建构可以帮助人们积极应对新冠疫情
意义建构 人们 积极应对 新冠疫情
2021/3/4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无疑都是巨大的灾难,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当下,疫情尚未平息,抗击疫情仍然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应对长期持续的新冠疫情呢?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蔡华俭研究组的研究者通过一项长期的追踪研究发现意义建构(meaning making)可以帮助人们应对疫情。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陕西省第十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全省共有84名教师获评本届省级教学名师奖。我校教育学院龙宝新教授、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岳大鹏教授、心理学院何宁教授3名教师获此殊荣。至此,我校省级教学名师增至29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通过面部活动识别个体的心理健康症状(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面部活动 识别个体 心理健康症状
2020/12/24
心理健康状态对个体的身体健康、个人成就和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除量表方法外,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者提出可以使用行为数据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来自动识别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但是,目前多数研究都致力于识别某一种心理疾病的存在或程度,在一些非专业诊断的场景(如自我检测或大规模监测),识别个体全面的心理健康症状或许更有帮助。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如面部活动)受到其心理健康状态影响,患有不同心理疾病的个体所表...
在看电视电影的时候,大家一定体验过糟心的“音画不同步”情况吧?人物说话的嘴型和你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无法匹配,视频画面总会慢半拍或者快半拍,这会使人们的观感享受大打折扣。但是,已有研究发现,敏感地觉察视觉和听觉信息在时间上错位,对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是个困难的挑战,他们难以利用时间接近性线索准确地分离无关刺激,而倾向于将时间不同步的视听信息进行错误的捆绑。这种异常增大的“视听时间整合窗”,可能...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国家 一流本科课程
2021/1/11
日前,教育部官网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中,我院师保国教授主持建设的《人格心理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在机器学习的帮助下通过驾驶行为数据识别大五人格(图)
机器学习 驾驶行为 数据识别 大五人格
2020/10/27
人格特征可以被用来发掘个体在不同场景下的潜在需求。多项研究发现,危险驾驶行为与神经质、外向性呈正相关,与亲和性、开放性、严谨性呈负相关;积极驾驶行为与神经质负相关,与开放性、严谨性、外向性、亲和性正相关。目前,为了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使车辆适应驾驶员的偏好(如人格)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人格特质的测量方法主要采用自我报告(如the 44-item Big Five Invento...
感觉加工能力的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群体突出的临床特征之一。据报道,超过90%的ASD个体存在异常的感觉体验,这些与感觉相关的症状早在婴幼儿期就会出现,涉及视、听、味、嗅、触等各个感官通道,且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认知社会功能。目前,探讨ASD群体感觉加工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分支:一是临床医生和康复治疗师通过日常观察、访谈和问卷的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费定舟副教授团队在《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Human Systems Integration (IHSI 2020)》(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图)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心理学 费定舟 副教授 人工智能
2020/10/9
近日,我院心理学系费定舟副教授团队的“Narrative Review of the Role of Wearable Devices in Promoting Health Behavior: Based on Health Belief Model”一文在国际会议《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Human Systems Integra...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虹教授研究团队最新成果发表于JPSP(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李虹 教授 社会心理学
2020/10/16
当我们暴露在公开的、被观察的情境中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否会发生变化?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学系李虹教授研究团队近日在心理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发表的“How Do People Construe Objects When Being Observed”一文回答了这个问题。该研究发现,观察者的存在会激活个体更高层次的建构水平...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决策,如不同投资理财、医疗方案的选择。风险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以往研究发现,视觉注意与决策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某选项被注视的时间越长或越在最后被注视,该选项被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视觉注意与决策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存在较大争议。为探究视觉注意与风险决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组的饶俪琳青年特聘研究员带领学生开展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