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细胞神经生物学”相关记录87条 . 查询时间(3.392 秒)
科学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调控激活新机制
神经干细胞 调控激活 新机制
2024/1/17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9/9/202299134314361.png)
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是一种肠源性的菌群相关代谢产物,近年来被发现是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潜在风险因子,其主要通过增加巨噬细胞中胆固醇的积累和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壁的炎性反应和增加血小板高反应性等发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TMAO与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心房颤动等疾病高度相关。而缺血性卒中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发病机制多样。基于此,...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13/29/2021329111433145.jpg)
人死后几个小时,一些大脑基因更活跃(图)
人死后 大脑基因 更活跃
2021/3/29
在人们死后的几个小时里,大脑中某些细胞的基因表达仍然活跃,甚至活性增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新鲜脑组织的基因表达——这些脑组织是从常规脑部手术中收集的。结果发现,一些细胞的基因表达在脑组织死亡后增加了。近日,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报告》。这些“僵尸基因”(在死后一段时间内表达增加的基因)是特定的:来自神经胶质细胞。研究人员观察到,神经胶质细胞能在人死后数小时内生长并萌发出长长的臂状物。
与婴儿大脑发育方式同步的“迷你大脑”培育成功
婴儿大脑 发育方式同步 迷你大脑 培育成功
2021/3/23
近日,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由人类干细胞衍生的三维“迷你大脑”类器官的成熟方式与人类大脑的发育方式惊人地相似。UCLA的Daniel Geschwind博士和斯坦福大学的Sergiu Pasca博士对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养了20个月的类器官进行了广泛的遗传分析。他们发现,这些三维结构器官遵循...
科学家发现通过自体移植脑细胞可以改善灵长类动物的帕金森病症状
自体移植 脑细胞 灵长类动物 帕金森病症状
2021/3/12
多巴胺(DA)神经元的退化是帕金森病(PD)发病机理的基础。通过左旋多巴补充多巴胺可减轻运动症状,但不能防止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而诱导型多能干细胞的产生使帕金森病的自体移植治疗成为可能,但其疗效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功效尚不清楚。近期,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将恒河猴的自身干细胞培养出来的神经元移植到其大脑中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该研究在《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
利用神经影像技术有望发现药物治疗口吃的机制
神经影像技术 药物 治疗口吃
2021/3/11
口吃是一种在儿童期形成的以语言欠流利为表现形式的言语障碍,其特征是在语言交流中,声音和音节的重复或延长过程经常发生中断。发育性口吃者通常在6岁时出现症状,大约65-85%的人在16岁时逐渐恢复。科学家们在小鼠口吃模型中发现,大脑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减少,纹状体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降低与多巴胺水平升高有着相关性。既往研究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可以阻断相关多巴胺受体,作为第二代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其可以...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13/1/202131165458535.png)
研究发现突触脉冲的强度与突触大小直接相关(图)
突触脉冲 强度 突触大小 直接相关
2021/3/1
神经细胞通过突触彼此交流。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苏黎世大学神经信息学研究所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Kevan Martin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发现,这些联系似乎比以前认为的要强大得多。突触越大,传递的信号就越强。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大脑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国际最新研究:增强巨噬细胞代谢可缓解认知功能衰退
巨噬细胞代谢 可缓解 认知功能衰退
2021/1/22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研究论文称,一种能减轻炎症、增强巨噬细胞这种免疫细胞代谢的药物可以逆转小鼠的认知功能衰退。该研究还提出导致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衰退的一些关键变化,并认为这种症状可能不是永久性的。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11/9/202119125224111.jpg)
设计“特洛伊”——对抗最强毒素(图)
特洛伊 对抗 最强毒素
2021/1/9
日前,一种对抗世界“最强毒素”的新策略通过了首次动物实验。两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中性形态的肉毒杆菌毒素,能将其致命部分驱入神经并解除“武装”。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
眼球神经细胞再生或能恢复视力
眼球神经 细胞再生 恢复视力
2020/12/3
据英国《自然》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逆衰老研究突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将小鼠眼睛的神经元,重编程到一个更年轻的状态,让它们的视力获得再生和恢复。该研究为人类进一步揭示了衰老机制,同时为青光眼等年龄相关性神经元疾病的治疗指出了新的潜在靶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眼内的一种神经元,它们能将伸长的部分(称为轴突)从眼睛连接到大脑。这些轴突如果在发育早期受损,是可以存活下来并再生的,但到了成年以后就不行。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细胞——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再生
科学家 新型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再生
2020/12/8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或其髓鞘的丧失导致人体出现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创伤性脑或脊髓损伤(SCI)、多发性硬化症和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再生能力差,其损伤康复目前是国际性的医学难题。近期,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A new neutrophil subset promotes CNS neuron sur...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11/20/20201120135647547.jpg)
Neurons stripped of their identity are hallmark of Alzheimer's disease, study finds(图)
Neurons stripped hallmark Alzheimer disease
2020/11/20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have identified new Alzheimer's disease mechanisms in neurons. The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that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chromatin...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10/28/2020102817111251.png)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智能给药系统(图)
神经系统疾病 智能给药系统
2020/10/28
近日,发表在《先进材料》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罗格斯大学领导的一个团队发明了一种智能药物递送系统,它可以减少受损神经组织的炎症,有助于治疗脊髓损伤和其他导致神经紊乱的疾病。该系统使用可植入体内的纳米生物材料,还可以保护连接受损神经组织中神经细胞的神经纤维(轴突)。
科学家发现两种神经疾病深层机制
科学家 神经疾病 深层机制
2020/10/15
由日本大阪大学、国立精神和神经医疗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叶变性(FTLD)发病有关的蛋白质TDP-43,会调节核糖体在神经细胞轴突局部的蛋白质合成功能。他们还发现,该轴突的功能障碍可能与ALS和FTLD的发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