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00条 . 查询时间(1.889 秒)
李广超,中共党员,博士,讲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主要围绕植被动态监测和生态环境遥感开展研究,在Ecological Indicators和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3篇,EI会议一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4项。
常有礼,男,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副教授。曾获得云南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云南大学2007-2009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大学2009-2011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指导教师;云南省数学会优秀指导教师。
杨启东,男,汉族,1984年1月生,云南大学大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宋雷,男,山东交通学院测绘教研室教师,2008年获得河海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3月在东南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地球重力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卫星重力信息融合等。主持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一项、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
刘光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笔名石樵,1929年12月29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蓬莱。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2年。历任地质部海洋地质所地球物理研究室室主任、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技术负责人、地质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1989—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
宋鄂平,男,1971年生,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林业学会会员。主要承担旅游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近些年来主要从事地球表层生态与古环境演变方向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工作,并开展城市化进程、乡村旅游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
毕以,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领域:1.太阳耀斑、2.太阳日珥动力学分析、3.日冕加热问题、4.机器学习在太阳物理中的各种应用。
卢晓玲,白城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吉林省地理学会理事;主要科研方向: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郑庆荣,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忻州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保护学》、《全球变化》、《土地管理与土地评价》和《自然资源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多项省级、院级科研课题,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承担完成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3篇被Ei收录。出版有《管涔山乡土地理研究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张晓然,1983年11月生,博士,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课程。作为副主编编写《分析化学》教材一部。指导学生获得各类竞赛5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北京市一等奖1项)。主持科研及人才项目6项,累计经费81.32万元,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为纳米修复新材料、工业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
李功权,男,1971年3月生,副教授,博士,湖北松滋人。1990年本科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美国加州大学Stanta Barbara分校做访问学者。
戴胜群,男,1963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导。研究方向:构造精细解释、沉积相及砂体展布、储层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发技术政策、方案编制。
熊俊楠,男,四川南充人,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职博士后。
胡晓农,暨南大学地下水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终身教授,2005年获国家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5月起获暨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现任暨南大学地下水与地球科学研究院院长。
戴永久,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气象/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其应用。创建了三个陆面模式 (IAP94, CLM, CoLM);建立了与模式相匹配的完备的全球陆面数据集;建成了集模式、数据集、参数优化、资料同化和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