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商周考古”相关记录94条 . 查询时间(3.201 秒)
分析北赵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壶对于了解晋国青铜文化特征、讨论晋国的礼节制度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以晋侯墓地出土的晋侯壶、杨姞壶、晋侯僰马壶、晋叔家父方壶4件已确定为西周时期的青铜壶为研究对象,对其出土情况、造型特征、花纹与纹饰、铭文特点、铸造工艺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青铜壶整体造型对称、纹饰趋向简约、铸有铭文、铸造工艺成熟等特点。
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夏文化研究;商文化研究;周文化研究;夏商周时期都城的考察和研究。张长寿、殷玮璋、王巍分别担任过该研究室主任。目前有六个考古工作队,即:二里头队、偃师商城队、安阳队、沣镐队、北京队、山西队。
该成果是对殷墟遗址出土动物遗存进行更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及多学科的整合研究。全面、系统整理、研究殷墟遗址不同地点不同考古背景的遗迹中出土的丰富的动物资料,以此为基础反观以往的动物资料,全面综合已有的基础研究资料,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成果,深入挖掘文献资料和第一手整理材料中蕴含的信息,深入探讨晚商时期开发动物资源和畜牧业生产状况,探讨商人的饮食风习与特定的动物随葬与祭祀所体现的葬俗文化、祭祀礼仪制度...

西周都邑是西周王朝的核心区域,其社会结构是西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诸多不同层面综合而成的架构。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西周都邑的基层社会组织、手工业生产是与族群构成、社会分层相关联的。综合利用目前所见的考古学资料,包括墓葬、青铜器窖藏、青铜器铭文、建筑遗存、手工业遗存、车马坑、马坑等各类遗存,考察西周都邑的族群构成、社会分层、社会生产和分工、基层社会组织等问题,有助于丰富历史及考古学界对...

《平陆前庄出土商代青铜器研究》(图)
平陆前庄 商代 青铜器
2024/2/26
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平陆县出土的一组商代青铜器为主要研究对象,按方鼎、圆鼎、罍、爵四个器类划分章节,分别分析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技术特征,并将它们与其他地区出土相关联的商代青铜器进行综合比较,探讨一系列相关问题。研究认为,平陆前庄出土青铜组器均为早商时期遗物,其中成器年代最早者或为前庄爵,在二里岗上下层之交,前庄方鼎稍后,在二里岗上层,前庄鼎二、前庄罍稍晚于此,前庄鼎一则或可晚至早中商之交...

《青铜器与金文(第十一辑)》(图)
青铜器 金文 殷商史
2024/2/27
书稿共收录16篇论文,分为三大板块:一、金文与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体例与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二、青铜器及相关考古学研究,涉及青铜器铸造技术、铜器群的形成等问题;三、学术史及海外青铜器研究。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图)
北周 豆卢恩家族 墓地发掘
2024/2/27
豆卢恩家族墓地位于咸阳渭城区北杜镇南朱村村东约200米。发掘于2019年11月~2020年4月。是迄今为止首次通过科学发掘揭露的北周高等级贵族墓园,且相对保持完整。墓园除豆卢恩本人外,还包括其三子豆卢昊、四子豆卢整夫妇、孙豆卢隽,共计三代五人。除豆卢恩墓出土神道碑首、碑座以外,其余三座墓葬均出土有墓志,共计四方。墓园中,规整的墓园兆沟设置,长幼有序的墓葬分布与排列,随葬品中武士、鼓吹俑及牛车等的组...

《添华集——李伯谦序跋辑录》(图)
李伯谦 夏商周考古 序跋
2023/12/5
本书系李伯谦先生二十余年间为八十多部图书所作序跋之结集,这些图书包括重要考古报告、专业研究著作、资料集成性图录、经典学术文集等。李先生所撰写的序跋,或阐明该成果在学术领域的重要意义,或围绕书稿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和学术见解。通过本书,读者可深入了解李先生的治学历程,以及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的发展脉络。

《三代考古(十)》(图)
夏商周考古 都邑探索 学术史
2023/12/5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辑的关于三代及其相关考古研究的论文集。第十集包括考古新资料,都邑探索,墓葬、城址与人群,手工业与重要遗物,天文与祭祀,学术史等六个板块,收录了该研究室在职人员和中外其他科研单位学者的论文29篇。

《陕北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兼论商代晚期晋陕高原与殷墟的文化联系》(图)
商代晚期 晋陕高原 殷墟 文化联系
2023/12/5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不断有商周青铜器的发现和出土。这些青铜器兼具北方或中原的特征,是研究商周青铜器发展和区域特征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东周画像铜器研究》(图)
《东周画像铜器研究》 古代艺术品 墓葬环境
2023/9/11
考古学强调地下出土资料的完整性,把古代艺术品看作共存关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对过去那种只重孤立的艺术品而舍弃一般遗物的错误做法。本书在收集资料和研究中即是按照这一原则行事,力求将画像铜器放在完整的墓葬环境中探索。画像铜器的出土环境、所属阶层以及所在墓葬与周围墓葬遗存的关系都将成为考察画像铜器的重要信息。本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此外,作者还探讨了画像布局与器形、制作工艺的关系。

《豫东地区史前夏商的社会变迁》(图)
豫鲁苏皖地区 夏商时期 社会进程
2023/9/11
本书对豫鲁苏皖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性质、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阶段性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文化初始、文化形成、文化发展、文化对峙和文化稳定五个发展阶段的观点。首次对该地区居民的生业方式进行了研究观察其社会进程,搜集了农业、饲养业、饮食、建筑业、陶器制作业、埋葬习俗和祭祀等方面资料,以探讨史前夏商时期的社会进程。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图)
良渚博物院 西周晋国 玉器精品展
2023/9/11
2022年12月6日,“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良渚博物院开幕。展览汇集了170余件(组)精美文物,以玉器为主,辅以少量的青铜器和金器。本次展出的重点是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玉器,其用料讲究、工艺精巧、造型独特、纹饰流畅,充分体现出周“监于二代”、“文质彬彬”的时代风貌。本书为“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的配套图录,并补录了未能前来展出的山西博物院藏曲沃北赵M63:41玉组佩。

商文明在中华文明总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图)
商文明 中华文明 总进程 历史地位
2023/7/21

《梁王城遗址发掘报告:商周卷》(图)
《梁王城遗址发掘报告:商周卷》 江苏省 商周考古
2023/7/24
梁王城遗址是江苏为数不多的地层深厚、内涵丰富、文化接续发展的超百万平方米的大遗址,发掘工作历时5年,在4~10米的黄泛层下发现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聚落和墓地、商周墓地以及东周城址。本书对于研究苏北地区商周考古以及黄淮地区的青铜文化、对于研究江苏北境徐夷、淮夷文化及其与中原文化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