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民族学”相关记录5131条 . 查询时间(4.453 秒)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自2021年被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以来,带动了学术界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研究的持续深入,由光明日报理论部等机构评选出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位列其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回顾这些理论突破,对于我们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中华民族历史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发展脉络、内涵特征是十分有意义的。
汉唐时期高强度的农垦、超载的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唐中期以后阴山南北难以兴起强大的游牧力量,而燕山南北经过长期的文化交融和各民族的共同开发,成为北方游牧政权新的政治中心。在游牧政权中心西东转换的同时,中原农耕王朝政治重心也由关中平原东移至洛阳、开封一带,农牧政权政治重心地缘格局形成“阴山—关中”“燕山—中原”两个前后相继的南北互动交融轴心。在这两个南北对应的交融轴心之下,历代王朝为实现兼跨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并且明确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为前提,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围绕着“人”也凸显着“人”,始于“人”也归于“人”,主体是人,目标也是人,其本质和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作为建构主义与原生主义之间的折中视角,族群象征主义的理论框架更加强调民族形成的历史性,注重从长时段的历史文化入手研究民族身份认同,因而对粤港澳大湾区语言与身份认同具有更好的解释力。香港地区语言与身份认同建构的案例,反映出语言参与当地民众集体身份认同建构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构建过程中充满复杂性、异质性与流动性的特质。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视野中,应以族群象征主义为理论...
1996年11月成立民族文化研究所。2008年9月,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机构调整中,整合原哲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和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科研力量,成立民族研究所。
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贯通于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程中,在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从分散自在的“小团体”逐渐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从“五方之民共天下”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离不开各民族持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强大凝聚力。中华民族大家庭滋养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在个体与“大家庭”的互动中形成了强烈的价值依恋、政治依恋、文化依恋和情感依恋,这四种“依恋”情结正是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
内蒙古大学李树新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三少民族’谚语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5BMZ01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青海民族大学陈柏萍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青海蒙古族社会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BMZ016),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张科、刘景华、朱韶晖、杨代成。
《贵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报告(2023)》由“总报告”“理论篇”“实践篇”“附录”四个部分组成。“总报告”重点梳理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历程,阐述了贵州的主要做法,总结和提炼了相关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