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货币学说史”相关记录74条 . 查询时间(0.64 秒)
南京大学经济学系于1978年恢复建系,设有2个本科专业:经济学、财政学。4个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方向)、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以及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吕底亚和希腊铸币的起源:成本和数量(图)
古希腊 铸币 钱币 称量
2013/8/13
对吕底亚和希腊铸币起源的讨论必定涉及货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这是近些年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货币并不必然以铸币的形式产生,没有铸币的古代社会就没有货币的看法也不准确。亚里士多德认为钱币始于贸易需要。这一解释受到近些年的考古与文献证据的挑战。但目前对小亚细亚所出现的铸币的解释仍然不能厘清铸币起源上的一些技术问题。吕底亚铸币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成本和称量次数的总体降低。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进...
笔者曾经在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出版的《当代香港史学研究》一书中,看过一篇介绍秦汉史研究的文章,文中提及《西汉货币史初稿》一书,并将之推许为香港第二代秦汉史研究中的重要著作之一。近又得知该书已经再版,故先睹为快。据该书著者自言,《西汉货币史初稿》系由已故的经济史权威全汉升先生所审阅及推荐,1971年经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近年经著者重新修订,把原来的十章增为十一章,删去初稿二字,于2002年再版。
彭信威和他的史学巨著——写在《中国货币史》出版50周年之际
中国货币史 彭信威
2009/2/20
已故著名货币史学家、钱币学家彭信威教授(1907-1967)的鸿篇巨制《中国货币史》第一版于1954年由上海群联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整整50年。作为彭信威的敬慕者和彭著的读者,笔者草成此文,以示纪念。 一 随着辛亥革命废除帝制,方孔铜钱结束了它的流通历史。民国初期,生活于江西省安福县西乡农家的彭信威正是不懂世事的年龄,父母和祖父母讲述的一个个关于铜钱的故事使他对铜钱产生了强烈兴趣,开始收集铜钱。童年...
张家山汉简与汉初货币
汉初货币 张家山汉简
2009/2/20
汉初货币承秦制,钱、金并用,铸钱亦称“半两”。史籍载汉半两重三铢,只有秦半两的1/4重,而出土物所见则大小轻重不一,颇混杂。这些轻钱半两的大量铸造,一方面迅速增加货币的流通量,便于人们交易,另一方面则潜伏着造成币制混乱及通货膨胀的因素。鉴于上述情况,为稳定市场,汉初曾立法规范货币的铸造、流通与管理,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见有许多涉及这方面的条款,可补史载所缺,试述如下。
丝路贸易与北宋白银货币化
北宋白银货币化 丝路贸易
2009/1/13
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举凡金银铜铁以至龟贝等等,都分别充当过货币,但是,从整个货币史发展的总趋势看,宋元以前铜是最主要的币材,而宋元以后,白银逐步成为主要货币,铜钱与白银相辅而行。宋元时期,成为中国货币史上白银货币化的关键时期。有鉴于此,学术界对宋元时期白银货币化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在北方丝路贸易与白银货币化的关系方面,至今尚未形成共识。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作一初步探...
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研究(上)
结构变化 古代货币体系
2009/1/13
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问题。文章认为,中国古代货币存在由贵金属和贱金属构成的体系。汉代以前,这个体系由黄金和铜钱构成。黄金退出后,由于没有适当的贵金属加入,货币长期混乱,铁钱、锡钱、铅钱和纸币的出现表明了这一点,这是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明清时,白银经过长期积累其数量已与社会经济相吻合,由白银和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稳定运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研究(下)
中国古代货币 货币体系 结构变化
2009/1/5
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问题。文章认为,中国古代货币存在由贵金属和贱金属构成的体系。汉代以前,这个体系由黄金和铜钱构成。黄金退出后,由于没有适当的贵金属加入,货币长期混乱,铁钱、锡钱、铅钱和纸币的出现表明了这一点,这是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明清时,白银经过长期积累其数量已与社会经济相吻合,由白银和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稳定运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宋元时期有关货币本质问题的认识及其深化
宋元时期 货币本质
2009/1/5
宋元时期货币形态的多样化,以及金属货币与纸币在流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消长演变,既为货币金属主义的发展,又为货币名目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条件。金属主义学说侧重于货币本质中的商品性问题,反映了金属货币流通时期的阶段性认识,而名目主义学说侧重于货币本质中的社会性问题,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兑换到强调政府信用、从强调称提之术到注重信用制度建设的认识深化过程,同时也注意到信用授受双方的互动与协调,使其对货币本质观的探求...
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货币分析(1)
货币分析 经济人类学
2008/11/13
“货币对于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是一个既属于经济学也属于人类学的基本课题。但是,在早期阶段,经济学家从自发的易货贸易这一最基本的交换模式出发,一般通过分析不同交换制度下的交易成本来解答货币使用的问题。但对货币存在原因的分析欠缺,使“什么是货币”的命题,在传统经济学中被简单地归结为在某一经济社会中货币有哪些经济功能的问题,进而演变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货币”的某一对象物在历史上一种极为待殊的市场经济社...
吕思勉是20世纪中国史学大家之一,旧学根基深厚;但也积极吸取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应用于史学研究。本文以吕思勉论述中国货币史为切入口,探讨吕思勉关于中国货币史的基本认识、研究理论与方法及其不足,以窥吕氏史学风貌。
秦汉时期的几次货币改制
货币改制 秦汉时期
2008/6/3
(一)
中国铜币在春秋时期已有流通。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金属货币广泛流通起来。
战国时期的铜币主要有四种不同形式:一是布,形状像农具中的铲,主要流行于魏、韩、赵三国;二是刀,形状像刀,主要流行于齐、燕、赵三国;三是圆钱,圆形内有方孔,主要流行于周、秦及赵、魏黄河沿岸地区;四是铜贝,又称郢爰,主要流行于楚。除铜币外,当时还用黄金作为等价...
结语:交换的发展与白银货币化的时间和范围(2)(《宋代白银货币化研究》选载)
宋代
2008/1/15
二、交换的发展与货币银的流通范围
作为白银货币化的根本动因,交换的发展不仅循序渐进地推进白银货币化,而且交换的发展程度、特别是突破地域界限的程度,还直接决定着货币银流通的市场范围和地域范围。不仅如此,由于全国市场远非南宋政权辖区所能囊括,金朝统治下的北中国,也在交换发展的强劲推动下开始用白银作货币。金朝与南宋一道,共同揭开了中国白银货币史的第一章。
(一)南宋市场的等级网络及地域范围
南...
简论20世纪中国纸币理论的演变
钱币革命 货币本位 纸币流通制度 黄金
2008/1/15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范围实行了纸币流通制度。在此以前中国即有取消金属货币的主张和理论。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必须对纸币代表什么作出理论上的分析。中国纸币理论的演变,至80年代,发生了纸币是否代表黄金的讨论。笔者为纸币是否代表黄金讨论的参加者之一。笔者认为,纸币代表在流通中形成的、客观上存在的、没有货币商品实体的抽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