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生物工程相关记录3253条 . 查询时间(2.027 秒)
吉林省作物转基因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省科技创新中心)于2007年由吉林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于2015年通过验收,依托单位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心现任主任为郝东云研究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九五”末期,战略性的选择吉林省率先开展转基因技术研发。1999年8月28日,国家科技部在吉林省组织专家对“转基因专项”进行了论证,同年11月29日正式批准立项投资。依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实施“国家转基因植物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吉林)”的项目建设,旨在建立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水稻等作物的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
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简称:省重点实验室,英文全称:Jili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于1997年2月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复,依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任主任为郝东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方荣祥院士。
吉林省农作物生物技术改良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于2007年由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立,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郝东云研究员。
主要从事“新型”抗虫耐除草剂功能基因发掘;基因及元件的智能设计与分子叠加;玉米生物安全评价与品种审定等工作。利用长链DNA组装与蛋白自剪切技术,实现“一基因多蛋白共表达”,创制BTbv、BT3AES等新型功能基因,构建3-5价抗虫、3-4价耐除草剂、6-9价复合抗性等多价分子叠加载体,创制系列玉米生物育种材料。
本团队围绕基因编辑技术在主要农作物中的应用开展相关研究。以玉米、大豆,水稻,牧草等东北地区主要作物为研究材料,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高作物抗性、产量、改良品种品质,创制有育种价值的基因编辑种质育种前材料。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新种质创制等工作,探索成果转化,为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研究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自然面上项目等项...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1)产酶菌种的挖掘、保护、评价与创新利用;2)产酶微生物发酵工艺的优化;3)酶工程在生物农业中的应用。
魏晓文等编著的《Bt基因传说之战斗使命》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Bt基因传说”系列的第二集。本集主要讲述Bt家族第三代(转基因)的紧张杀虫场景。书后“Bt小课堂”对书中的主要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原理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本系列的重要特点是拟人化、动漫画、故事化、趣味化,主要展现Bt基因被发现、转移、应用过程及其杀虫原理。故事以Bt家族第二代(即生物农药)为主线,讲述其参军、战斗、...
魏晓文等编著的《Bt基因传说之都市巨变》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Bt基因传说”系列的第一集。本集主要以Bt家族第三代的视角讲述其父辈充满传奇的经历,涉及发现Bt、Bt基因、Bt蛋白、杀虫原理等知识。本系列的重要特点是拟人化、动漫画、故事化、趣味化,主要展现Bt基因被发现、转移、应用过程及其杀虫原理。故事以Bt家族第二代(即生物农药)为主线,讲述其参军、战斗、失败、成长,以及到后来领导...
魏晓文、马雄风等编著的《Bt基因传说之风雨无情》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Bt基因传说”系列的第三集。本集主要讲述生物农药应用等方面的故事,并为后续转基因故事打下伏笔。书后“Bt小课堂”对书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进一步说明,包括生物农药的历史沿革、生物农药的优缺点等等。本系列的重要特点是拟人化、动漫画、故事化、趣味化,主要展现Bt基因被发现、转移、应用过程及其杀虫原理。故事以Bt家族第二代...
魏晓文、马雄风等编著的《Bt基因传说之艰难旅程》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Bt基因传说”系列的最后一集第四集。本集主要讲述转基因方面的故事,展现基因转移过程的艰难困苦。本系列的重要特点是拟人化、动漫画、故事化、趣味化,主要展现Bt基因被发现、转移、应用过程及其杀虫原理。故事以Bt家族第二代(即生物农药)为主线,讲述其参军、战斗、失败、成长,以及到后来领导训练新兵执行“植物进驻计划”—转...
培养品学兼优,知识和技能兼具,能跟上当代生物技术发展潮流的生物技术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始建于2002年,2011年获评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2014年确立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4年获评校级“品牌专业”;2017年获评校级“高水平专业;2020年获评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校友会中国农林类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排名全国第八。建有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学生完成学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专业立足农业与特产业,面向生物技术及动物生物制品行业,以应用型本科专业建...
家蚕的饲养和利用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为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
酵母在发酵时需要黑暗的环境,暴露在光线下会阻碍甚至破坏这一过程。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出在光照下更“快乐”的光动力酵母菌株,生长速度就比在黑暗中快2%。相关研究成果2024年1月12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