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宗教学”相关记录3547条 . 查询时间(0.437 秒)
《敦煌研究》是敦煌研究院的院刊,创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初,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一期和第二期,1983年出版创刊号。1986年作为季刊定期发行,2002年改为双月刊发行。
“宗教中国化”研究,现已成为理论界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要切实解决影响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落实这一要求,必需深化学理研究,在思想观念上有所突破有所更新。本文尝试破解认识论上的几个主要困惑,以期深化宗教中国化的学理探索。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刘宋时代西行求法僧法献(423—497)从西域赍来佛牙舍利和若干经、像的相关史料,认为依据法献弟子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撰出经律论录》和慧皎《高僧传》卷十三《法献传》的记载,可以明确得知:佛牙舍利得于芮芮,《观世音灭罪咒》得于于阗,《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得于高昌,金鎚鍱像得于龟兹。这是关于法献佛牙及相关经、像传入中土的最可靠的记载。而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纪》以降所谓...
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宗教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任何一种宗教发展的必然要求。藏传佛教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完成本土化以后同样面临适应社会的问题,即藏传佛教如何适应元明清三朝的核心利益,如何在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长期以来,藏传佛教在发挥凝聚人心、稳定边疆、维护统一等重要作用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藏传佛教中国化不是完全改变,更不是削弱或消灭...
历史上,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在不同时期形成了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对藏传佛教的发展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寺庙管理从早期的堪布主导的管理制度演变为教派领袖主导的管理制度,再发展到活佛主导的管理制度,体现佛教教义和学经教育的内在需求的同时,也受封建割据势力和地方政权、部落、土司等世俗政治的影响,对藏传佛教的存续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寺庙管理制度开启了历史新纪...
在新时代建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基本理论,需要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对分类的看法,需要对他们的宗教分类说进行整合。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使用了分类、区分、种类这些词汇,而且讨论了分类的方法论意义和作用。恩格斯提出了具体的宗教分类说,把宗教划分为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他还对宗教作了历史性分类,提出宗教发展可分为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中国宗教学者在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时重视宗教分类问题,为发展马克思...
佛教自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就开始了本土化历程,从吐蕃时期王室主导推动到分裂割据时期自主以教派形式走向民间,佛教在西藏最初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中也探索出了实现中国化的主要方向、基本路径、转化标准和推动方式。元代以来,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行政管辖,这一历史新阶段的开启也宣告藏传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出现了中央王朝这个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元明清三代,中央王朝均制定实施了相应的藏传佛教管理制度,在三代中...
山东省是宗教工作重点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俱全。截至2022年底,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5000余处。经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5000余人。依法登记的宗教团体300余个。宗教院校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