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石油化学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石油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484条 . 查询时间(0.421 秒)
编者按:乙烯是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料,其衍生物占全部石化产品的75%以上,国际上将乙烯生产能力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对石化化工行业提出了“增强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原料供应能力,提高低碳原料比重”的要求。面对乙烯产能的快速增长以及石化行业低碳化发展挑战,我国乙烯行业将如何应对?《中国石油报》《创新导刊·石油科普》通过对气、油、煤三大乙烯工艺路线对比介绍...
面向石化工业能效监测评估及优化控制技术与系统。
经过近40a的开发实践,胜利油田稠油开发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胜利特色的开发技术系列,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截至2020年11月稠油累积产量达到1×108t。“十二五”以来,面对低油价、高注汽成本等严峻形势,形成了浅薄层超稠油HDNS开发技术、深层普通稠油化学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热采稠油提质增效技术和稠油化学剂降黏冷采开发技术,支撑了稠油产量稳定和效益提升,推动了稠油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目前...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政策,解决石化行业自动化技术的巨大需求问题和我国自动化应用领域的创新发展短板之间的矛盾,助推进国产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水平,在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成立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开发以热采吞吐和水驱为主,热采中,稠油油汽比逐轮次下降,井间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钻新井不经济;水驱中,稠油油水流度比大,吨油操作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变差,采收率不足20%。“十三五”以来,为了提高低效稠油开发效果,立足多级调驱、化学降黏改善流度,提高采收率,确立了加合增效均衡驱替技术思路。从稠油致黏机理研究出发,深化了降黏剂的解聚、乳化等作用机制研究,开展了多级调驱、防膨及气体增溶等...
通过对焦炉煤气净化过程中洗苯所用洗油的组分及其物理性质分析,结合生产实践,对洗油在洗苯过程中质量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主要是煤气中化合物的溶解聚合,有益组分的减少以及形成乳浊液,导致洗油质量恶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洗脱苯工序的洗油消耗,将电苯洗油消耗从80 kg控制在40 kg以下。
利用压汞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环境响应型聚合物ERP对油井水泥石抗CO2腐蚀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其改善水泥石抗腐蚀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聚合物ERP使腐蚀60 d的水泥石孔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有害孔(>100 nm)减少51.13%,微细孔(<50 nm)增大32.07%,总孔隙率降低16.31%,孔径细化;聚合物ERP可在水泥石遇酸表面或者内部形成一层膜状物质,膜状...
选用不同类型与黏度的11种矿物基础油,以锂基润滑脂为对象,系统研究基础油对流变性的影响,并基于烃类分子水平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同皂量下,线性黏弹区内润滑脂的表观黏度与基础油高度相关,关键决定因素是基础油的倾点,其次是黏度。随链烷烃含量增加,基础油倾点升高,润滑脂的表观黏度随之增大;而芳烃影响则相对复杂,其含量增加时,在降低油品倾点的同时,却增大了黏度,两者的综合作用决定着润滑脂的表观黏度,一般...
生产丙烯的催化裂解技术已在工业装置上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的干气产率随着丙烯产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如何在增产丙烯的同时降低干气产率、提高过程的丙烯选择性,成为催化裂解技术亟需破解的难题。通过研究催化裂解过程丙烯生成的反应化学以及影响丙烯选择性的反应参数,对DCC技术进行了改进,开发出低干气产率、高丙烯选择性的增强型催化裂解(DCCplus)技术。结果表明,与DCC技术相比,DCCplus技术的干...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加氢精制催化剂上的深度加氢脱硫(HDS)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和空速对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根据柴油中各种硫化物的脱除行为,按被脱除的难易程度将柴油中的硫化物分为3类,构成三集总HDS模型,获得不同温度下的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A)和对氢分压的分级数值。假定3类硫化物的活化能不变,将其指前因子与柴油的密度和馏程相关联,建立3个指前因子与中平均沸点...
为深入认识汽油在使用过程中氧化生胶的反应机理,选取汽油中相同碳数的典型烃分子作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建立了不同结构的汽油分子通过氧化链式自由基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极性较高的沉积物分子的反应网络。通过对比不同反应路径的反应能垒大小,得出容易氧化生胶的汽油烃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贡献生成沉积物的关键控速步骤和关键中间体,从而为抑制该氧化生胶过程提出关键措施。结果表...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研发的双叶轮动态旋流分离器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涡板叶轮转速提高,装置分离效率逐渐增大,趋势逐渐平缓,最高效率可达97%以上;但是功耗会随着转速的提高呈指数增加,实验工况下推荐2100 r/min为最佳转速;涡板叶轮转速不变时,流量变化对腔体内部切向速度影响较小,使得处理量在50%~117%范围波动时,该水力旋流器都能保持较高的分离效率,效率变化在1%以...
采用在H2气氛下Na2CO3碱催化煅烧方法,研究了煅烧温度、反应时间、Na2CO3添加比例和石油焦颗粒粒度对高硫石油焦脱硫效果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对石油焦脱硫前后的化学结构、表面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微晶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700℃、Na2CO3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5%、...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