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气候学相关记录1680条 . 查询时间(0.859 秒)
意大利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温升高或使地中海绿海龟的筑巢范围扩大。在最坏的气候情景下,它们的筑巢范围或扩大60%以上,从当前区域向西扩张至覆盖北非、意大利、希腊的大部分海岸线。相关研究12月8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由于研究基础和共享机制等条件的限制,我国西部的树轮气候研究主要还是单点和小区域范围内的树轮气候研究,除个别区域(柴达木盆地、新疆伊犁等)以外,很少利用大范围多树轮资料重建区域气候变化。本项目经过连续几年的野外采样和大量的实验分析,并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已有的树轮资料,构建了包括139个原有序列和118个新建序列的共257个多种树轮参数年表组成的中国西部地区树木年轮资料场,重建了中国西部各区域38条气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背景: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和亚洲中部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维系生态环境的命脉。新疆冰川水储量约为2.4万亿方,居全国之首。冰川融水径流超过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25%,在水资源构成和河川径流的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是中国最重要的积雪地区之一,积雪与冰川资源一样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新疆冰川和积雪对气候的变化极为敏感,随着气温升高,冰川呈现...
世界卫生组织19日警告称,北半球极端高温正给医疗系统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弱势群体受冲击更加严重。
发达国家有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已经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共识。然而,国际气候援助的资金进展和落实裹足不前,是气候谈判中最为迟缓、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何种资金机制能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提高气候援助的有效性。巴西亚马孙毁林问题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立场分歧的缩影。
2021年6月底至7月初,一次前所未有的超强热浪席卷了北美西部,多个城市的气温异常超过6月气候均值约20℃,创下了有史以来高温事件的新纪录,其中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日最高温度达到46.7℃,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莱顿市的最高温度高达49.6℃。这样罕见的极端事件导致超过1000人死亡,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会生产。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升高,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将会增加。在此背景...
阔叶林是指由被子植物阔叶树种组成的森林,与松柏类树种组成的针叶林,以及荒漠、沼泽等植被型组相区别。阔叶林可分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其中,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植被型,外貌为四季常绿,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树种等是其优势种和特征种。新生代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进一步隆升、东亚季风的形成和加强,我国亚热带地区的森林植被也发...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经历了快速变暖,同时伴有降水增加。预计到21世纪末,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将增加2.8-4.9摄氏度,年降水量将增加15%-21%。在这种暖湿化背景下,导致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究竟是增温还是增雨,仍存在争议。以往的增温实验较少关注降水变化的影响,且单纯的增温结果也不同。结合温度与降水变化的双因素控制实验案例较少,且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结果也存在差异。
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的CO2通过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对气候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广泛且不可逆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海冰融化、频繁的热浪等。为缓解这些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2015年制定了《巴黎协定》温升目标。科学研究表明,《巴黎协定》温升目标的实现需要应用CO2移除方法使CO2浓度在本世纪下降。如果应用CO2移除方法,气候系统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如何呢?IPCC AR6报告指出,CO2浓度...
暖北极-冷欧亚(WACE)是近20年来北半球冬季气温的主要特征,与该模态相关的极端冷事件在北半球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气候模式对该模态的模拟能力直接影响冬季气温的模拟效果。过去的研究表明,CMIP5模式对中纬度大气对海冰的响应模拟较弱,导致对暖北极-冷欧亚的模拟比实际的偏弱。但是,目前的CMIP6气候模式是否对WACE模态和相应的大气环流型有足够的模拟能力尚不清楚。
2022年11月以来,北半球中纬度极寒天气频繁肆虐,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东亚地区接连遭遇频繁的寒潮和暴风雪天气的袭击,其中新疆地区11月底、1月初和1月中下旬暴雪天气频发,局部积雪厚达2米以上。北京地区1月25日观测到零下16.7℃的低温,创下1978年以来北京1月下旬气温最低记录,而黑龙江漠河,也遭遇了-53℃的低温天气。与此同时,北美地区先后于11月中旬,12月中旬和12月下旬也遭...
杉木人工林作为亚热带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格局变化已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造成严重威胁。如何通过科学的经营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生态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几十年来,混交林被提倡为森林管理中应对气候变化和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前瞻性策略。然而,混交林营造是否影响杉木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尚不清楚。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常表现为三极型,即长江流域与华南、华北地区反位相变化的分布格局。这种区域旱涝分布特征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规划以及防灾减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过去已有大量的研究揭示了三极型降水模态的变化特征及其不同影响因子,但其究竟是大气内部变率或仅是遥相关强迫的结果,目前尚不清晰。
2021年9月,在印度西北部和我国华北地区同时出现极端强降水,两地降水量均打破了有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人员伤亡。通常情况下,印度西北部雨季和华北雨季发生在7、8月,两地雨季在9月基本结束,而在欧亚陆地气温偏暖的背景下,2021年9月亚洲降水异常和大气环流异常都具有类似于雨季(7、8月)的特征。
夏季北大西洋涛动(Summer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SNAO)作为北大西洋区域海平面气压变率的主导模态,可以显著影响下游东亚气候。为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郝沙彬,与导师毛江玉研究员和李剑东副研究员基于再分析资料和气候模式结果,详细探究了SNAO与后期秋季云南降水的年际联系及物理机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