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勘探地球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勘探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1.692 秒)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消除电磁耦合的方法
New research from Cornell and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deepens the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Earth’s continents by testing and ultimately eliminating a popular hypothesis about why continental an...
2023年2月1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九:地质环境与灾害第三年度(2021-2022)进展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孙鸿烈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昌明院士、长安大学彭建兵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赖远明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田勤俭研究员等7位技术专家,科技部战略规划司薛强二级巡视员和秦世...
岩浆铜镍(钴)矿床是镍钴等关键金属的重要来源。岩浆铜镍成矿首先为硫化物从岩浆中萃取金属元素(Ni、Cu、Co、PGE),然后是分散的硫化物聚集在岩体的特定部位。硫化物通常聚集于岩体中下部,即浅部岩浆房的底部。在岩浆房中,伴随着岩浆冷却、岩浆分异与结晶和硫化物聚集,岩浆房一直处于堆晶矿物+残余岩浆+硫化物熔体的多相态状态。堆晶矿物与熔体之间的化学平衡随着温度下降与新矿物结晶而不断改变。通常认为堆晶矿...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以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地热资源闻名。整个公园坐落在北美超级火山——黄石火山上,因此分布着上万个地表热显示(间歇泉、温泉、水热爆炸点),奇特的地质现象和多样的地理地貌特征不仅受到全世界游客的青睐,也吸引着大量学者的关注。
大陆主要由克拉通和造山带构成,其中克拉通主要形成于18亿年以前的地球早期,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单元。古老克拉通多具有巨厚(>200 公里)的岩石圈根,且由于其密度和热流值较低、刚性较大,能够避免遭受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而保持稳定(吴福元等, 2014)。因此,克拉通形成后基本无明显的地震活动和岩浆作用,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地区。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全球克拉通的巨厚岩石圈根可以发生部分乃至整体性的移除,从而...
陈同俊,男,1977年3月出生,安徽舒城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8),斯坦福大学和英国国家地质调查局访问学者。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近30项。
自~50 Ma以来印度与欧亚的陆-陆碰撞和持续汇聚,造就了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里是研究陆-陆碰撞绝佳的天然实验室。在陆-陆碰撞中,印度岩石圈在青藏高原下方是如何俯冲的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两种典型的模型有两种:第一种是印度岩石圈地幔以平板俯冲方式直接底垫在青藏高原地壳之下(McKenzie et al., 2019);第二种是印度岩石圈板片在欧亚陆-陆碰撞边界向高原下方...
大气含氧量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地球演化的重大事件,并直接影响着生命演化的重大过程(如生物大灭绝)。现今地球的海洋也正在遭受着含氧量下降的“窒息”危险,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造成挑战(Bretburg et al., 2018 Science)。因此,重建深时海洋缺氧环境的规律对于了解地质历史和妥善处理当下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意义深远。
稀土是一族重要的关键金属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分为轻稀土、中稀土及重稀土。据统计,全球超过60%的稀土资源来自于与碳酸岩-碱性岩相关的稀土矿床。然而,绝大多数碳酸岩-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富集轻稀土,仅纳米比亚Lofdal、马拉维Songwe Hill、俄罗斯Khibiny、我国秦岭黄龙铺等少数矿床相对富集中-重稀土。与之相对的是,国防军工及高新技术领域对于重稀土的需求增长更加明显。因此,“何种地质过程有利...
锡是重要的关键金属资源之一,广泛用于电器、电子、化工及军事工业等领域。锡石作为最重要的富锡矿石矿物,主要存在于与花岗岩侵入体相关的热液石英脉型、伟晶岩型、云英岩型、矽卡岩型和冲击型的锡矿床中。准确限定锡矿床的成矿时代,对于充分了解其矿床成因、精细成矿过程、矿床分布规律以及进一步指导矿床的寻找和勘查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夏江海,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主要的研究人员,所在堪萨斯地质调查所课题组获得2002年“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杰出贡献奖”(The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和2019年美国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学家学会“机构贡献奖”(Environmental and Eng...
邓居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资源勘查地球物理,电磁法勘探。1993年7月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并留校任教;2002年6月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在科技部上海外语培训中心获JICA外语合格证;2005年至2006年在日本原子能研究院(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11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刘庆成,1961年出生,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铀资源地球物理勘查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环境效果评价方法研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项目“深穿透地球物理方法在铀矿找矿中应用研究”,国防科工委项目“砂岩铀矿地球……特征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铀矿三维电阻率成像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铀资源的井下快速勘查与测井评价技术”以及“铀矿山辐射环境变化与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