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佛教艺术”相关记录120条 . 查询时间(2.297 秒)
2024年3月25日,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文物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宋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主席心保法师等在仪式上致辞并共同为文物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向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颁发感谢状。
2023年8月26——27日,由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阮荣春主编的《源流·汉化——中国佛教造像发现史》丛书编纂与出版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溧阳召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学者为丛书各分卷主编、书稿撰写作者,以及上海书画出版社第四编辑室副主任黄坤峰、丛书责任编辑陈元棪。研讨会由阮荣春教授主持。
融会东西,连接汉藏:炳灵寺石窟艺术
汉藏 炳灵寺 石窟艺术 魏文斌
2024/9/6
杭州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杭州市佛教协会承办的一所综合性佛教院校。学院前身是1946年由太虚大师和巨赞法师创办的“杭州武林佛学院”,是一所以佛学理论教育为主,以佛教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宗教院校。佛
东晋慧远佛教美学范畴论
东晋慧远 佛教美学 范畴论
2024/1/2
刘运好教授《东晋慧远佛教美学范畴论》发表于《学术界》2023年第7期。文章认为:缘起与性空的审美本体、寂照与专思的审美心理、拟象与有寄的审美表达,是慧远佛教美学的三组理论范畴。其中,缘起与性空揭示了由现象直觉本体、由本体反观现象的审美直觉的形态生成;寂照与专思揭示了由禅定而生智照、由智照深乎禅定的审美观照的因果互动;拟象与有寄揭示了由拟象描述触物、由天乐呈现有寄的象意表达的辩证关系。通过美学范畴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王敏庆副研究员(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王敏庆 副研究员 佛教美术 艺术史 名物及物质文化
2023/7/19
《石窟艺术研究(第七辑)》(图)
《石窟艺术研究(第七辑)》 石窟寺研究 佛教考古
2023/9/11
本书收录论文既涉及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知名石窟的研究与保护,同时也包括佛教及美术考古论文,对石窟寺研究及佛教考古具有参考意义。
敦煌二篇《观音经讲经文》的发现,说明五代敦煌地区的僧人也从中原内地引进《观音经讲经文》,并以文学感染力的说唱艺行术形式和生动活泼的譬喻及戏剧情节,充分发挥《观音经》的核心旨趣,吸引各阶层皆乐于听经闻法,不仅成功地传播《观音经》的教义,也加速了观音信仰的普及。
彩色波状纹是以汉译佛典为依据绘制成的一种佛光纹饰。该纹饰最早兴起于南北朝的陇右,盛行于唐至西夏时期的敦煌,流传于高昌回鹘时期的西域; 其影响,近及青海,远播日本。彩色波状纹是中国内部以及中外之间文化交流的见证。其出现及流传体现了中国佛教艺术具有的优秀创造力和影响力,也表明中国佛教艺术正是在各民族、各地区的互动、交流中形成的。
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犍陀罗艺术展亮相故宫博物院(图)
故宫博物院 犍陀罗艺术展 石雕艺术
2023/3/28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开幕式2023年3月15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这是截至目前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
从佛教入华之初,以音声传教的形式也随之入华。在慧皎《高僧传》中,专列“唱导”一科,所谓“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六朝以来,僧人为吸引听众,常以佛教经义为根据,增加故事化的成分,形成俗讲。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就要传承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