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配位化学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配位化学 Cu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09 秒)
以水杨醛为原料,通过与混酸作用制备了5-硝基水杨醛,将其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出一种Schiff碱配体, 用Cu(Ⅱ)和Zn(Ⅱ)分别与配体在70 ℃左右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5 h,合成出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率、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和测试,采用蛋氨酸光照法测定了配合物对超氧离子的催化歧化作用。结果表明,该Schiff碱配体及其配...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出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Cu(ox)(4,4'-bpy)]n(ox=草酸根离子, 4,4'-bpy=4,4'-联吡啶), 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测定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Cm空间群, 晶胞参数a=1.1921(7) nm, b=1.153(7) nm, c=0.5155(4) nm, β=113.38(3)°, V=0....
通过在As-V反应体系中加入H3PO4制得了内含HPO2-4基团的[As8V14O42(HPO4)]6-笼,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采用电喷雾质谱和串联质谱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CuL(H2O)](BF4)2(L为2-[二(2-氨乙酸)氨基]乙醇)与马心肌红蛋白的键合作用和水解切割。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显示在中性及60 ℃条件下,切割效率与[CuL(H2O)]2+的浓度和温育时间密切相关。电喷雾质谱和串联质谱分析显示,[CuL(H2O)]2+通过与肌红蛋白的氨基酸His36,His93,His116和Arg139...
摘要 报导了以2,2'-联吡啶为第一配体, N,N'-双(对位取代苯基)乙二胺为第二配体的Cu(II)、Ni(II)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研究, 发现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第二配体的碱性强度之间存在线性自由能关系.
摘要 利用水热反应, 合成了一个具有二重穿插结构的一价铜配位聚合物[Cu(bpy)(OH)]n (1) (bpy=4,4'-联吡啶), 并利用元素分析, X射线单晶衍射, 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晶体学数据: 四方晶系, I41/acd空间群, a=1.41802(6) nm, b=1.41802(6) nm, c=3.8568(3) nm, β=90.00°, V=7...
摘要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5℃时配阳离子Cu(SCN)^+在乙醇-水介质中的稳定常数.乙醇在混合溶剂中的重量百分数为0,5,10,15,20和25.用NaNO3调节溶液离子强度I=0.2--2.0mol.dm^-^3.实验的pH=1.5--1.6.本文提出了基于Pitzer方程式的曲线拟合法,确定混合溶剂中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常数.讨论了该常数和一级介质效应与溶液组成和介电常数的关系.
摘要 在低加热条件下(<100℃), 研究了Cu(OAc)2.H2O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BP)两种异构体(烯醇式与酮式)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 结果表明两种异构体与Cu(OAc)2.H2O固相化学反应活性并不相同。通过IR, UV测定, 发现酮式异构体在与Cu(OAc)2.H2O的固相反应过程中, 其自身经过了一个由酮式到烯醇式的固相异构化。
摘要 IR,ESR和XPS的测试结果表明,脱乙酰壳聚糖(简记CS)膜在铜氨水溶液浸渍过程中Cu(II)既与CS发生配位反应形成Cu(II)-CS配位聚合物,也产生吸附作用。ESR谱示出CuCl~2.2H~2O与Cu(II)-CS膜中的Cu(II)均含有一个单电子,可以利用XPS的Shake-up效应研究Cu(II)-CS配位聚合物的配位数,所得结果为4。又以同样的方法研究Cu(II)-聚乙烯醇(简...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Cu(II),Eu(III)和配体6,11-二甲基-7,10-二氮杂十六-5,11-二烯-2,4,13,15-四酮(H~4daaen)形成的单核、双核隔室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性;观察到配体分子中有明显的电荷转移现象;并对Cu2p~3~/~2伴峰现象进行了分析。
本文研究了Cu(OAc)2.4H2O、Ni(OAc)2.4H2O、Cu(OAc)2.H2O、Zn(OAc)2.2H2O与8-羟基喹啉在室温(准室温≤40℃)条件下的固-固相化学反应。讨论了反应物结构对固相反应的影响。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相应的配合物Co(oxin)2.2H2O、Ni(oxin)2.2H2O、Cu(oxin)2、Zn(oxin)2.H2O。经失重测定, 元素分析, IR, XRD,...
两个新型二氰胺配位高聚物,{Mn(dmpz)[N(CN)2]2}21 和 {Cu(dmpz)[N(CN)2]2}22 (dmpz=3,5-二甲基吡唑), 被合成出来并得到了单晶结构和红外光谱的表征。在1和2中金属离子都有两种不同的配位方式,其中一个与四个二氰胺阴离子和两个单齿的dmpz分子配位形成一个轻微畸变的八面体对称性,而另一个采用八面体对称性,被二氰胺阴离子的四个腈基氮原子和二个酰胺基氮原子...
N,N'-(对位取代苯基)乙二胺的质子化及其与Cu(Ⅱ)配位的滴定量热测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