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发育生物学 医学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3.131 秒)
Youngnam Jin 教授,研究方向:药筛与化学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肿瘤生物学、RNA生物学。
乐志操教授,研究 (1) 器官的形成和再生;(2) 肿瘤治疗相关医学问题。我们希望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阐述这些过程的分子机制,特别是基因调控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以寻找进行干扰和修复的靶点。
精子发生是雄性配子产生的基础,这一发育过程受到精密调控。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变异均能够影响精子发生,进而导致雄性不育。解析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命运调控机制,对于实现人类精子的体外再生,以及男性不育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部常港副教授团队主要聚焦于生殖细胞发育和再生的研究。2018年,常港副教授团队联合赵小阳团队、乔杰院士团队和汤富酬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人类精子发生中的细胞命运转...
2023年5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题为“SMDB: a Spatial Multimodal Data Browser”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工作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空间多模态数据的交互可视化探索工具。
温文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围绕神经干细胞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综合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及模式生物等多学科手段,揭示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神经元分化迁移以及神经信号传导过程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神经元生理过程的调控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策略。
2023年4月2日,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烨研究员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奖励其在线粒体应激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衰老、跨组织线粒体信号交流调控衰老以及线粒体应激的跨代遗传效应等方面取得的原创性和引领性研究成果。
2022年4月,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兰雨课题组与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病医学部刘兵(暨南大学讲座教授)课题组以及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合作,在血管发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荣登CellResearch(IF=25.617)封面论文。这是继该合作团队2020年在该杂志发表封面论文后又一重要科学发现。
近日,由医学院2017级临床八年制学生朱欣烨、蒋晨依、施磊、吴望舒和余承瑄组成的RBL/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团队在国际生殖生物学和内分泌学期刊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上发表了题为“Zinc transporter ZIP12maintains zinc homeostasis and protects spermatogonia from ox...
吴华君研究员,研究方向:多组学数据的统计方法开发及其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丁玉强,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和日本京都大学医学论文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及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博士后。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所研究员和课题组长,2009年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解剖与神经生物学系主任和大学动物中心主任。2020年加盟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PI并兼任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主任。中科院、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国...
蓝斐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受精卵中的一个基因组怎样分化成不同类别细胞的基因组?时光在我们的基因组上又会留下怎样的印记?这些都是表观遗传研究的范畴。本课题组致力于研究表观遗传学领域中组蛋白甲基化的调控和识别机理,揭示表观遗传异常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成果体现在两类表观修饰识别子的机制和肿瘤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增强子“过度活化态”组蛋白甲基化特征及其识别子RACK7的调控机制,并阐...
冯建峰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科学家。1981-199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系,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1996年,由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工作。1996-2000年,就职于英国剑桥Babraham生物所,获永久职位。2000-2004年,任英国Su...
邰一琳,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生命科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9月加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皮层中间神经元微环路发育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精神类疾病中作用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euron,PNAS,Cell Reports,Genes and Development...
张金萍,教授,社会兼职: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浙江省护理学及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解剖学会理事,《生殖与避孕》编委,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
记者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获悉,刘澎涛教授团队与来自英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利用胚胎最初期的细胞,首次成功获得猪的扩大潜能干细胞(EPSCs)。他们也成功建立人的EPSCs。这些新型干细胞可发育成任何类型的细胞,为研究人类发育和再生医学提供了巨大潜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