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医学 Cell Stem Cell”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078 秒)
中山大学医学院丁俊军教授团队关于相分离通过调控染色质三维结构重组促进细胞命运转变的研究在《Cell Stem Cell》发表
丁俊军教授;相分离;调控染色质;三维结构;促进细胞命运
2021/9/26
真核细胞染色体通常会有序的折叠,在空间上会形成有序的三维结构。这些三维结构由大到小主要分为区室分隔(compartments)、拓扑相关结构域(Topological-Associated Domains,TADs)以及染色质环状结构(loops)等。细胞命运转变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剧烈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推动细胞命运转变的进行起到重要作用。TAD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结构,在不同...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胶质细胞重新编程为新的神经元,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恢复——揭示了利用这种细胞进行再生医学的尚未开发的潜力。
研究小组于 3 月 5 日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是科学家首次报道在脊髓损伤后将 NG2 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支持细胞)改造成功能性神经元。
威康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低剂量辐射对小鼠食道的影响。科学家们发现,相当于三次CT扫描的低剂量、被认为是安全的辐射会使得能够致癌的细胞在健康组织中比正常细胞具有竞争优势。研究小组发现,低剂量的辐射会增加p53突变细胞的数量,这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化。然而,在放疗前给小鼠服用抗氧化剂促进了健康细胞的生长,从而取代了p53突变细胞。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 Ste...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兰雨课题组在干细胞顶级期刊Cell Stem Cell发表造血干细胞发育调控重要成果(图)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兰雨 课题组 干细胞 顶级期刊 Cell Stem Cell 造血干细胞发育
2019/1/29
2019年1月10日,我校基础医学院引进第三层次人才兰雨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余佳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现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兵研究员(珠江学者讲座教授、暨南大学讲座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在造血干细胞发育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Cell Stem Cell(生物1区,IF=23.29)在线发表了题为“Combined Single-Cell Profiling of lncRNA...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邓欢博士在国际干细胞研究顶级期刊《Cell Stem Cell》上发表研究论文(图)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邓欢博士 国际干细胞研究 顶级期刊 Cell Stem Cell 研究论文
2017/12/25
2017年11月30日,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邓欢博士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成果以“Bone marrow myeloid cells regulate myeloid-bias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via a histamine-dependent feedback loop”(骨髓髓系细胞通过基于组氨酸的反馈环路调节具有髓系偏向的造血干细胞)为题在线发表于干细胞领域...
2017年6月2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及柴真研究组题为“Direct Reprogramming of Fibroblasts via a Chemically-induced XEN-like St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条全新的细胞谱系重编程途径:通过化学小分子重编程产生的中间态细胞,直接诱导获得功能性神经元及...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合作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高水平创新成果(图)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 Cell Stem Cell 杂志发表 高水平 创新成果
2012/10/9
我院叶玲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王存玉教授合作研究了表观遗传调控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选择中的作用机制,撰写的论文“Histone Demethylases KDM4B and KDM6B Promot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SCs”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并成为该期封面文章! “Cell Stem Cell”是干细胞研...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程涛教授等应邀在“细胞”子刊Cell Stem Cell论坛栏发表文章介绍中国干细胞研究现状
程涛教授 细胞 Cell Stem Cell论坛栏 中国干细胞 研究现状
2012/2/23
近些年来中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投入飞速增长,巨大的资金投入、基础研究设施的建设和一流人才的回归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获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是飞速发展也给我国带来了在政策,管理和临床预期方面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