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知识要闻 AE”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015 秒)
冻雨是冬春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中等地山区。冻雨在大气中以过冷水的形式存在,与低于0℃的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对航空运输、输电线路、通讯设备和农林产业等危害巨大。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席卷我国南方,受灾人口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AE: 华北农区秋冬季地气氨交换规律(图)
华北农区 秋冬季 地气氨交换规律 畜牧养殖
2022/3/19
华北是我国氨的热点区域,大气中的氨含量高,空间覆盖范围广,这与区域内高强度的农业活动密切相关,如农业施肥、畜牧养殖等。高浓度的大气氨和由此引发的过量活性氮沉降,会导致重霾污染天气,也深刻改变了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农业生产而言,施肥导致的氮挥发还是农田氮养分损失的重要途径。
受短期调控措施的影响,重大活动期间相关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往往处于快速变化过程中,导致重大活动保障期间的空气质量预报面临更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难题,我所唐晓副研究员、陈焕盛副研究员、吴煌坚博士、孔磊博士、王文丁工程师等联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研发了适用于空气质量业务预报的源清单快速反演更新系统Air-REIS,于2021年1月开始在总站业务化运行。该系统每日动态反演不同区域和城市主要污染物...
水溶性有机碳(DOC)的大气沉降与河流入海有机碳(OC)通量相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气候模式中被普遍忽视。据估算,全球降水碳库约0.5Gt,在数量上相当于“碳失汇(missing carbon)”的三分之一。然而,以往的全球降水碳库估算主要依据短期观测实验,且缺乏中国观测数据,估算结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京津冀城市群受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和不良扩散天气条件的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治理一直备受关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平均下降25%左右。秋冬季燃煤排放的有效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2016年2月国家环保部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中提出将京昆高速以东,荣乌高速以北,天津、保定、廊坊市与北京接壤的...
四川盆地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华蓥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盆地内人口众多,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常年静风、高湿的气候特征使得盆地内的污染物难以向外输送,因此,四川盆地成为中国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AE: 京津冀冬季二次有机碳气溶胶的主要化学生成途径(图)
二次有机碳 气溶胶 生成途径
2020/10/22
二次有机碳气溶胶(SOA)的化学反应机制是大气化学研究的前沿和难点。目前大气化学模式通常明显低估SOA浓度,除了与其前体物排放源的不确定性有关,其化学机制认识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在中国东部霾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前体物和化学途径对SOA的影响机制及相对贡献仍不清楚。
AE: HONO来源机制揭示华北大气氧化能力被严重低估(图)
HONO 来源机制 华北大气 氧化能力
2020/10/22
大气亚硝酸(HONO)是对流层氢氧自由基(HOx=OH+HO2)的重要来源。白天HONO光解对OH自由基的贡献可高达60%以上,在加速气相化学反应的同时,可导致硝酸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等爆发性增长从而促进重霾污染发生。但气态亚硝酸来源尚未完全厘清,尤其是其非均相形成过程,探索其来源已成为大气化学领域的难点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