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球科学总论 学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2.236 秒)
类地行星核处于行星内部的最深处,是深空探测领域最为神秘的区域;同时也是类地行星能量的策源地,不仅蕴含着类地行星早期演化的重要线索,也可以通过液态铁合金的对流产生磁场,对行星表面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Stevenson, 2001; Stevenson, 2008)。
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岩石风化地层夹杂孤石及软弱结构面发育,形成的残积土具有易扰动性、遇水软化、崩解等不良地质特性。目前工程中常采用爆破的方式处理孤石,爆破产生的应力波与冲击荷载会对周围残积土产生强烈扰动,设计中如果仍沿用勘察得到的力学性质指标而未考虑冲击荷载引起的土体强度衰减,会对隧道的安全与稳定性产生较大隐患。因此,开展地铁线路中爆破冲击荷载对土体扰动及其力学响应研究十分必要。
岩体强度是工程地质学中浅层地表岩体稳定性和地质灾害时空预测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岩体强度受岩体结构(结构体和结构面)的控制。其中,构造结构面是岩体结构面的重要类型。
海洋多尺度动力学及能量串级是物理海洋学前沿科学热点,其中大尺度环流与中小尺度内波的动力交互和能量串联机制是重要难点之一。
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事件(EPME)是显生宙最严重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导致了超过80%海洋生物种的消失,同时重创了陆地生态系统。浙江长兴县煤山剖面主要为浅海相-斜坡相生物碎屑灰岩,完整记录了晚二叠世海相生物灭绝过程;该剖面包括了二叠纪-三叠纪界线(PTB)和长兴阶-吴家坪阶界线两个“金钉子”( GSSP),因此在国际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研究中至关重要。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以及日本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研究团队,聚焦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主要活动断裂带和第四纪火山区(图1),利用温泉气体的化学成分、He-C-N同位素组成以及定量计算模型,有效区分并厘清了温泉气体中幔源和壳源气体的贡献比例及其空间变化特征,建立了印度-亚洲大陆汇聚背景下深源气体释放与区域应力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杨显峰等经过四年多艰苦的野外考察和挖掘工作,在昆明海晏发现了一个新的澄江生物群化石产出剖面(图1)。海晏特异埋藏化石库(Haiyan Lagerstätte)产出了极其丰富的不同门类的早、中期个体发育阶段的化石标本,甚至包括三维立体保存的卵化石。
为了加强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的相互交叉,挖掘学科的交互发展生长点,《沉积岩石学和层序地层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朱筱敏教授邀请了本校地质系、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地球物理学院和北京诺克思达石油有限公司的地质和地球物理专家,以“地震沉积学”为主题,开展了教学科研研讨活动。研讨会于2021年4月22日下午在第四教学楼101举行,来自地球科学学院和地球物理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认真听取了6位专家的报告。此次研讨沿用线...
华南是我国的关键金属成矿“大粮仓”,华南的构造动力学演化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也一直是我实验室研究的重要方向。内生金属矿床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舒良树教授团队在地学顶级杂志Earth-Science Reviews撰文,对华南新元古代和显生宙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近日在线发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院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微生物-矿物协同演化是地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全球2/3以上的矿物有生物印迹,这些矿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纳米级颗粒。然而,目前研究者并不清楚这些纳米级矿物是如何影响微生物功能与演化的。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第一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的名单(地会字〔2020〕51 号),我校地质博物馆名列其中,被命名为“第一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综合实力快速提升,近年来信息学科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应用气象学院王让会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地理信息科学”、“生态信息科学”及“环境信息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成为信息学科领域新的增长点,相关研究成果已公开出版。
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学者新近发表一项成果,揭示出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及其周围行星的动力学和轨道特征。这一研究对人类深入了解行星的宜居性以及行星系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揭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广胜、沈学顺两位研究员获此殊荣。周广胜研究员,长期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观测与模拟研究,主要进行在生态系统野外观测与模拟试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中国东北样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